讓學術性別起點平衡 民進黨立委要男教授別害怕

科技部鼓勵女性研究人員卻遭批評。(圖/達志示意圖

科學家養成記《系列三》

記者翁嫆琄/臺北報導

爲了鼓勵女性研究員兼顧家庭並繼續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部近日推出「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劃」,明年將編列9000萬元預算,鼓勵因照顧家庭生活而暫停數年研究工作的女性研究人員,但卻引發男性學者不滿,認爲這算一種「歧視」。對此,民進黨立委大多力挺此計劃,強調這只是提供學術弱勢族羣多一些資源,稱不上是歧視。

此次「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劃」是針對從未申請過,或是已經申請但近5年未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的女性研究人員,因生育家務需要,暫時離開研究工作後,面臨研究生涯斷層。目前已開始受理申請,至明年1月8日截止,6、7月份進行覈定,8月開始運作預計一年編列9000萬元的預算,輔導約100多件專案。

科技部長陳良基首度提出女性研究專題補助計劃。(圖/科技部提供)

對於有男性學者批評,研究計劃不依內容而依性別給預算,也算是一種歧視,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表示,女性能和男性站在相同的立足點,也不過是這幾十年的事,尤其是女性科學家根本是鳳毛麟角,任何的平等應該是讓大家有更公平起跑點,不能只從近期看,而是要從更遠的歷史來看。

她認爲,這計劃佔科技部總體預算來講並不多,且只是表彰、鼓勵女性有更多機會,在本來就不足、較稀少的部份給多一點資源,這不是新的不公平的形成,而是改善原本的不平等,讓它有比較相同的立基點。「這項計劃可鼓勵更多女性科學家投入,或讓現有的學者更有力量,我個人是支持的」。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

而民進黨團書記長何欣純也說,這不能叫歧視,而是在性別主流化中保障單一性別,讓特定領域能提升成長能量,從現況來看,不管是科學研究還是學術界,人數都是男性居多,所以纔有這項盼提升女性人才的計劃,這是讓性別平衡的作法

針對計劃引發爭議,何欣純笑稱,如果男性真的擔心未來女性科學家及研究能量遠超過男性,那到時適必會有另一套保障男性學者的作法。

至於青年學者擔心資源被排擠,或造成女性學閥化的情況,她強調,年輕學者中也有女性,這本來就是兩件事兩者不會互相排擠,且從實際數字來看,現在女性人才跟研究能量還遠落後男性,很難會有什麼女性學閥化的情況。

▲立委何欣純。(資料照/記者季相儒攝)

另外,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也支持該計劃,他指出,女性研究者科研界的比例本來就偏少,「這怎麼會是歧視男性科研工作者,而是讓性別起點更平衡,這是好事!」

他認爲,學術界中女性原本就比較弱勢,男性則是強勢,現在撥一些資源提供給較弱勢的族羣,看能不能提升女性研究人員的比例,這也是讓國家進步的一種作法,「政府有這種動作我滿支持的」。

▼立委許智傑。(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