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職業教育更具吸引力
據山東省職業教育質量年報披露,“2023年,全省中職招生3.47萬名學生超過普通高中錄取線,高職招生3.68萬名學生達到本科錄取線,1.45萬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轉入中等職業學校。”
據筆者瞭解,不僅山東如此,近年來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公辦中職學校學位“一位難求”現象,不少學校開放招生的當天就錄取滿了,一些高職高專學校招生報名也是門庭若市。這種情況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與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密不可分,縱向暢通、橫向融通的職教體系讓家長和社會看到了職業教育的前途。特別是“職教高考”制度的建立,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特有招生考試模式,中職學校畢業生可以升入高職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時也吸引了一批想通過職業技能實現人生理想的普高學生轉學就讀中職學校。
當然,職教體系的建立只是職業教育吸引力的一個方面,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當今產業技術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現實需求。隨着人工智能和新科技的不斷推進和普及,簡單、重複性的技能和流水線崗位逐漸被機器人取代,現代企業迫切需要大量能指揮、操控、維修機器人的知識型、技能型現代“新工匠”。
現代產業工人的需求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爲產業工人的供給端自然要緊密跟進,需要通過更新培訓內容、升級人才培養層次來適應科技變革的需求。不少家長和社會也看到了這種變化,學生接受良好的職業教育,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才能適應新的職業崗位需要。
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增強,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挑戰。一是職業教育更加需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院校需要緊密關注企業技術升級和技術變革對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動態設置和調整好對接新產業、新業態的專業,需要及時更新課程教學內容,通過活頁式教材,將行業企業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和新技能引入教學內容,做到學生畢業不過時、就業不落伍。
二是職業教育更加需要調整專業教學標準。高職要根據產業技術技能變化不斷調整專業教學標準,中職要調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面向就業的學生要爲他們制定畢業就能就業的專業教學標準,面向升學的學生要做好中、高、本貫通培養設計,根據教育部新修訂的專業教學標準,結合學校實際,調整好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結構,制定和完善好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三是職業教育更加需要改革教學方式。職業教育教學首先要遵循職業知識和職能技能的形成規律,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變傳統的“教學型”爲“做學教合一型”,學生在做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悟到新道理,教師在學生做中傳遞新知識、新技能。其次要基於學情而教。由於學生學業基礎薄弱且參差不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基礎,找到學生學習最近發展區,做好新舊知識斷層、脫節的銜接教育,幫助學生邁上新知學習的新臺階。
只有這樣,多管齊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纔會不斷提高。學生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走得出,職業院校必將成爲託舉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金色搖籃,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定會步步攀升,成爲撐起產業振興的堅實脊樑。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25日 第05版
作者: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