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鬚鯨首度出現基隆海域 增添稀有海洋生物蹤影紀錄
基隆八斗子海域日前出現小鯨豚蹤影,體長約3米,經釣友發現拍攝後,轉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協助,經日本學者協助鑑定後,發現這條鯨豚屬熱帶鬚鯨。(影片截圖)
基隆八斗子海域日前出現小鯨豚蹤影,體長約3米,經釣友發現拍攝後,轉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協助,經日本學者協助鑑定後,發現這條鯨豚屬熱帶鬚鯨,且首次出現在基隆海域,爲北部海域稀有海洋生物紀錄再添一筆資料。
8月7日有一名陳姓釣友在海洋大學前的海域拍到海里有鯨豚,經中華鯨豚協會與日本學者判研後,分別有小鬚鯨與大村鯨的說法,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兼博士陳麗淑表示,不管爲細分爲何,均屬鬚鯨,是基隆首次目擊鬚鯨的紀錄。
陳麗淑說,鯨豚分爲鬚鯨類及齒鯨類兩大類,鬚鯨類通常比較大型,在臺灣很罕見,以前的目擊記錄集中在臺灣東部,擱淺紀錄也只出現在東海岸和西海岸,這次出現在北部海域相當罕見,她說,這頭鯨豚有可能迷航,影片中牠不斷繞着船隻,研判可能將船誤以爲鯨豚媽媽。
陳麗淑進一步指出,若這頭鯨豚屬小鬚鯨較不需擔心牠後續在海中成長的安危,但若屬大村鯨的未成年個體,因尚未長大仍需要母鯨的哺育。
海科館補充說明,大村鯨又名角島鯨,2003年在日本被發現,確認後命名,成體體長可達10至12公尺,很容易與小鬚鯨混淆,這次影片中鯨豚的翻身,體表花紋特徵像大村鯨,其胸鰭白斑在前緣,不似小鬚鯨大的斑塊。而大村鯨近幾年才被命名描述,因此缺乏分佈區域的科學數據,但目前得知分佈點位於印度至太平洋區的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在臺灣東部、西部曾有少數擱淺紀錄。
另外,海科館提及,2018年8月7日曾於八斗子漁港內曾發現擱淺的花紋海豚,經急救後仍於該年8月9日死亡,後送海科館再經委由鯨魚龍生態有限公司協助製作爲骨骼標本,目前該花紋海豚骨骼標本陳展於海科館典藏館一樓,有興趣的民衆可以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