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首場公聽會 民團批衛福部:支持代理孕母

黃淑英今日一上臺便先批評衛福部「支持代理孕母」纔會開此公聽會。讓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忍不住打斷髮言,重申「衛福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請不要做這方面的推論」。記者鄒尚謙/攝影

臺灣第一場人工生殖法公聽會今舉行,針對開放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適用人工生殖,代理孕母等相關議題。不過,臺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今日一上臺便先批評衛福部「支持代理孕母」纔會開此公聽會。讓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忍不住打斷髮言,重申「衛福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請不要做這方面的推論」。

國健署今日舉辦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針對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使用人工生殖,以及男同志伴侶、不孕症夫妻藉由代理孕母孕育下一代進行討論。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試想未來10到20的臺灣,會是更加「多元共融」的社會,伴隨同婚專法通過,保障同志婚姻權利,以及醫療科技進步改善各種生育問題,包含凍卵技術推出、基因篩檢移除致命疾病,人工生殖法修法以保障更多元羣體的社會氛圍應水到渠成;然而反對代孕議題的觀念,卻依然停留在30年前。

「沒有人工生殖技術就不會有代理孕母。」陳菁徽指出,站在醫學角度,代孕只是人工生殖的延伸;而站在立法精神,另立專法也不合適,當初同婚專法是社會對於「婚姻」定義有很大分歧,但人工生殖法、代理孕母這些都是醫學科技帶來的新名詞,並無牴觸現行法規,實無再立專法的必要。

針對反對代理孕母意見,陳菁徽說,過去30年已經有非常多討論,在上個會期國健署提出的法案中,不論親子關係認定、公益居間機構、營養金,以及代孕配套措施等都有初步規劃。若真的要凝聚共識,更應該將草案送入國會接受民意檢驗,不進一步討論纔是沒有共識的根本原因。代理孕母已經討論30年,臺灣社會不應再錯過這次修法機會。

不過,黃淑英一上臺發言便迴應,「我就是反對代理孕母20多年,沒有與時俱進的人。」更批評衛福部,公聽會每個團體只有4分鐘發言,不知道政府能聽到甚麼聲音,且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是兩個不同分類的議題,認爲衛福部舉辦一場公聽會一次討論,就是「公佈他們支持代理孕母。」

聞言周志浩便忍不住要求暫停計時,並打斷黃淑英發言。周說,「一開始就說好我們沒有預設立場,歡迎大家給我們指導、討論、建議」,強調衛福部沒有任何預設立場,不要做這方面的推論。

黃淑英則說,若沒有預設立場,今天就應該單就人工生殖法要開放哪些人使用舉行公聽會;而代理孕母是否要在臺灣建立制度,應該分開討論,不應該混爲一談,人們想要小孩是「慾望而非權利」,應該討論這樣的慾望會讓社會付出甚麼代價,若不對等是否要在考慮是否可行,短短150分鐘的公聽會,不應該決定這樣大的社會議題,並重申反對立場。語畢後便悻悻然下臺,周志浩雖有意迴應,但仍按奈住慾望,讓公聽會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