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黨建醫共體讓羣衆更有“醫靠”

爲進一步整合縣鄉兩級醫療衛生資源,加強醫療資源共享,實現羣衆家門口就醫,近年來,仁懷市以“全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爲契機,強化黨建引領,探索推進黨建醫共體創建,構建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新格局,更好地發揮黨建引領和優勢互補作用,實現黨建聚魂、醫心向黨,黨建工作與醫共體發展同頻共振,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體制“共建”,創建“機制共同體”

一是建體系。仁懷市衛生健康局黨委制定《關於開展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建醫共體創建實施方案》,黨建醫共體由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總院黨委牽頭,橫向聯合市婦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醫療機構,縱向聯合20家基層衛生院,形成“1+N+1”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把黨的建設融入到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各環節、各領域,進一步提振精氣神、鉚足幹勁,爲醫共體高質量發展裝上動力更加強勁的“紅色引擎”,讓醫共體迸發新活力,爲鄉村振興貢獻新力量。二是結對子。雙向徵求結對總院黨委、黨支部和鄉鎮衛生院黨支部意願,由醫共體總院黨委下屬黨支部與鄉鎮衛生院黨支部組建黨建醫共體20個,制定印發《中共仁懷市衛生健康局委員會關於開展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鄉鎮衛生院黨組織結對共建實施方案》,確立黨建醫共體組織架構,促進支部融合發展,構建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的新格局。三是強帶動。黨建醫共體內共享黨建、醫療資源,總院黨委下屬黨支部通過結對幫扶、互派學習等方式,每月選派黨務幹部、醫療專家到黨建醫共體開展黨務知識、專業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實現黨建與業務管理深度融合,爲醫共體可持續發展建立重要機制保障。

資源“共融”,構建“發展共同體”

一是發展共謀。總院黨支部和鄉鎮衛生院黨支部簽訂《醫共體結對協議》,明確牽頭單位與成員單位的責權利關係。建立以醫共體總院黨委爲主導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同步建立意見收集、組織實施、指導推動、反饋評價等運行制度,積極發揮結對黨組織的自身優勢,共同研究解決黨建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推動黨建引領醫共體建設措施有力、步調一致。二是資源共享。由醫共體總院負責統籌市、鄉、村三級醫療資源調配,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整合結對醫療機構資源,推動業務、技術,優質醫療服務下沉,提高服務效率及醫療資源有效利用率,形成城鄉一體、以鄉帶村、分工協作、三級聯動的服務體系。三是服務同行。按照結對醫共體結對共建關係,組建“黨建+健康宣教”“黨建+健康義診”“黨建+健康管理”活動小分隊,採取“分片包乾、團隊協作、責任到人”的服務形式,深入田間地頭、村落院壩開展便民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2023年牽頭醫院下沉專家坐診2200次,惠及羣衆36978人次,遠程醫療服務2026人次,協助開展手術會診101次,雙向轉診1290人次,爲基層羣衆提供優質、便利、高效、安全的醫療資源。

隊伍“共建”,打造“人才共同體”

一是強幹部隊伍。制定《仁懷市衛生健康系統黨務幹部選拔培養管理辦法(試行)》,公立醫院按照不低於醫院職工總數0.5%的比例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24人,制定黨務幹部培訓管理制度,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的高素質黨務幹部隊伍。二是重人才培養。實行市鄉兩級人才雙向流動,定期安排專家、技術骨幹到鎮村衛生院衛生所坐診,通過“師帶徒”、技術指導、現場教學等方式,醫生在“帶”中成長,在“比”中追趕,有效提升基層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三是優引才環境。實施鄉村醫生市招、鄉管、村用,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助、養老和培養培訓多渠道補償政策,將村醫月工資從每人每月817元提高至1900元,逐年增加50元,保障村醫人均年收入不低於6萬元,進一步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吳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