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郭臺銘一句話 京鼎董座劉應光重披戰袍 

記者高振誠臺北報導

京鼎董事長劉應光沒有顯赫學歷,在鴻海集團「滿坑滿谷」的碩、博士當中,也算不上特別突出,不過絕對是不折不扣、血統純正的鴻海人,未來將帶領京鼎扮演鴻海集團衝刺機器人事業的重要角色

早年劉應光跟隨郭臺銘打天下,在鴻海起家的連接器、模組製造事業,立下不少顯赫戰功原本計劃退休後可以過着「遊山玩水」的愜意生活,不過就在沛鑫(京鼎前身)面臨轉型關鍵時刻,他一肩扛下「最短時間轉虧爲盈」的重責,這點倒也看的出他惜情重義的一面。

事實上,劉應光進入鴻海工作滿25年後,原本考慮在2011年退休,不過當時鴻海計劃跨入半導體設備領域,因此郭臺銘建議劉應光「不要太早退休」,最後經過2天時間考慮,劉應光終於還是決定留下來,跟着着郭董繼續打天下。

劉應光說,本來計劃55歲就要退休,但郭董認爲他「太年輕」就退休不太好,因此給他一個新的舞臺發揮,而他也相信郭董的眼光格局,他認爲,只要照着郭董設定方向去做就沒有問題

其實在劉應光接手之前,沛鑫在LED照明事業曾跌了一大跤,連年的虧損造成公司不小負擔,因此他決定把一切「砍掉重練」,全力朝精密設備領域發展,最後僅花了2年時間,就讓公司轉虧爲盈,去年更大賺超過半個股本,成爲集團另一隻獲利小金雞

京鼎目前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已佔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競爭優勢來自於,除了紮實的零件、設備製造能力之外,持續擴大維修服務範圍,加上緊跟集團轉型腳步,都是公司未來發展最爲穩固的靠山

展望未來,京鼎除了全力衝刺半導體設備事業,在鴻海集團所擘畫的工業4.0藍圖當中,也可望扮演支援「機器人軍團」的關鍵要角,同時,更可以在機器人手臂自動化開發製造領域,滿足市場源源不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