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解密!IKEA靠購物動線控制你的購物習慣
▲哈佛魔術師教你如何操控人心,找出成功的捷徑。(圖/視覺中國CFP)
●精選書摘
電影《出神入化》開場中,方塊七就是默許選擇,因爲它(偷偷地)是唯一的選擇。當艾森伯格洗牌時,觀衆假設那是52種不同的選擇在他們眼前閃現,但只有一張是明顯可識別的,其他都一閃而過無法記住。這個戰略被稱爲「強迫選牌」,而且它是魔術師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在某些強迫選牌手法中,魔術師會確定只有一個項目能被選到;其他的強迫選牌,魔術師會提供一些默許選項,而任何一個默許選項都會達到他的目標。請想像12本書攤開在桌上,你看到它們形狀相異、大小及顏色都不同,它們的標題也不一樣,作者也不同。你推斷:一切都是公平合理的。但很有可能,魔術師已經事先置換每本書的每一頁,所以每一頁全都一模一樣。對魔術師而言,現在他更容易知道你會選書裡的哪一段落,對嗎?不論你「自由地」選了什麼,魔術師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諾許納在其著作中稱這種強迫方式爲「替代選擇法」,他會在人質談判時使用這個方法,提供的選項和多重選擇反其道而行—但結果只有一個。
1988年,一個名叫查理.李夫的人,他的精神狀況不穩定,綁架了前妻與4歲兒子,在維吉尼亞一座農舍用槍挾持他們。經過徹夜不眠的談判,諾許納終於說服李夫走出農舍,他承諾李夫,他和前妻、兒子都能安全搭上直升機,但諾許納必須確定李夫不會從農舍的後門出來,因爲特種部隊都包圍在那裡。諾許納希望避免一場不必要的槍戰,並讓李夫走到戶外,好讓射手可以制服他;因此他對李夫提供幾個選項,以及讓李夫擁有控制權的假象:「你想要從前門、側門還是從其中一個窗戶出來呢?」即使李夫把孩子綁在肩上,並緊緊將前妻抓在自己前方,但狙擊手還是擊中了他。諾許納的強迫選擇,拯救了李夫前妻及孩子的生命。
當然,在商業上的強迫道德倫理更爲複雜,何時可以限制消費者的選擇?或者去操控消費者行爲,讓他們遵守公司的目標?真正的強迫選擇是將單一的結果強加給消費者的專賣或壟斷的行爲;但以另一種不同方法去思考商業上的強迫選擇,是設計成一種讓消費者注意力集中於目標範圍的策略。
▲哈佛魔術師教你如何操控人心,找出成功的捷徑。(圖/視覺中國CFP)
可口可樂的替代選擇法
當你每次在附近超市的飲料區購買飲料時,公司已經幫你釐清了頭緒。飲料確實的品牌會因你居住的地區而有所差異,但你可能會在超市架上發現芬達、雪碧、舒味思、Dr Pepper、Fresca等,以及至少5種不同口味的可樂、5種不同口味的Glaceau waters、6種不同口味的美粒果果汁、飛想茶、Odwalla、Five Alive、Powerade等,簡直是選擇的聚寶盆,對吧?但其實,對,也不對!這些不同品牌的確代表吸引廣泛族羣的消費者不同喜好的獨特產品,但就經濟學角度來看,這選擇的多樣化是虛幻不實的,因爲以上所有品牌都屬於可口可樂公司。
因此,如果你認爲,當你購買天然果汁Odwalla其實是在支持這家果汁製造商時,請再仔細想想。在這裡,可口可樂公司就像一個魔術大師,使用多樣化的假象以利提高銷售額。
零售購物商場及超市的設計師也運用強迫選擇,因爲所有零售購物環境,基本上是「選擇」的百貨商店,設計這些空間的任務,是要確保每位消費者都會被暴露於百貨商店提供的商品中,多多益善。不過,是以一種緩慢的、經過控制的方法,不會引發超載選擇。
爲達此目的,大多數購物中心的手扶梯會迫使消費者在移動到下一層樓之前,慢慢地經過整層樓店面,而直達電梯則避開了這種強迫選擇,它們通常會策略性地被設置在很難找到的角落,最終的結果是,如果手扶梯彼此很靠近的話,許多消費者會在購物中心花費比原訂計劃更長的時間,而且會被暴露在更多零售商品的選擇之中。
然而,跟傢俱超級賣場IKEA相比,一般購物中心的強迫選擇可是相形見絀。雖然大多數IKEA的出口都與入口相鄰,但兩個門口通常被價格合宜的衣櫥和櫃子隔開,因此購物者被迫走進傢俱的迷宮,然後引領他們繞了好大一圈又回到原點。IKEA的動線設計讓人失去方向感,以至於顧客看不到他們原本想要購買的目標商品,當他們徘徊着經過一堆又一堆色彩繽紛的廚房用品、五金器具、寢具及泡澡玩具時,他們成了被衝動誘惑俘虜的羣衆。
正如倫敦大學學院建築環境學虛擬實境中心的學者艾倫.潘恩解釋道:「這裡的魔術是—因爲動線佈局如此令人迷惑,所以你知道你不可能稍候還折返再去拿取某樣商品,因此你路過時就會把它放進推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