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創意「全黑」展覽 結果有癡漢在裡面亂摸女參觀客
前衛當代藝術中從來不乏表現手法引發爭議,而遭到社會大衆質疑的作品。像是在臺灣,就曾經發生過藝術家在展場發放管制藥品,而有觸法之虞的案例(注一)(注一)。
而今年,藝術家「中野一代(なかのひとよ,音譯)」在日本舉辦的熱門個展「黑盒子展(ブラックボックス展)」同樣在日本社會餘波不斷。
「『藝術無罪』是否能當作任何藝術表現手法的擋箭牌」是個十分引人深思的問題。
身分成謎的日本藝術家「中野一代」中野一代」(注二)從今年5月至6月爲止,在東京六本木的ART & SCIENCE gallery lab AXIOM畫廊展出了初次個展「黑盒子展」。然而,許多女性在觀展後紛紛表示在展覽內慘遭鹹豬手!這場當代藝術展覽也因此在日本社會上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黑盒子展」在展期內,畫廊官網和作者的推特都對展覽內容守口如瓶。會場內不允許攝影,也禁止觀展者發出聲音。而真正讓這場展覽成爲社會議題的是:直到展期結束爲止,不允許觀展者事後在任何網路平臺上泄漏展覽內容――不過,倒是可以在網路上發佈和展覽內容相關的假消息。
此操作手法果然煽動了日本社會大衆的好奇心。從5月6日開展以來,推特上不斷有人發表虛實不明的觀展心得,爲「黑盒子展」吸引了長長人龍,有時觀展者還得在畫廊外排上5到6小時的隊才能入場參觀。
展覽盛況空前,還曾因爲場地不足以應付而在5月19日暫時關閉,5月30日在宣告「升級」下重新開放,並將展期延長至6月17日,而到了6月13日又進一步「升級」了:原本免費的展覽開始收取1千日圓的費用,並進行觀展者的篩選。畫廊門口會有「看門人」以不公開的標準判斷觀衆是否可以入場,未被選上者將會被強制驅離。
事實上,這場謎雲重重的當代藝術展覽,裡面不過是什麼都沒有的黑暗空間,完全沒有任何展示品。然而,消息隨着展期結束解禁後,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許多前往觀展的女性控訴曾在黑暗的展場內遭受性騷擾:
以上這些性騷擾事件都是在展覽第二次「升級」,開始進行觀衆的篩選後才發生的。
一位受害者決定和友人一同前往主辦畫廊附近的麻布警察分局報案求助。她向該署生活安全課(日本警察局中負責統籌各種防止犯罪行爲工作的機構)的便服警察如實吐露遇害時的狀況。這位受害者還透露了一條線索:年輕女性以及外表穩重的男性,似乎更容易通過「守門人」的篩選,尤其是前者。這讓警察也不禁懷疑:「這根本是故意的吧!」
日本Yahoo新聞曾採訪麻布警察分局,該局表示,至少有8位受害女性前來報案。
到了6月21日,主辦畫廊終於在官方網站上介紹「黑盒子展」的網頁公開致歉:「關於本次敝畫廊主辦的『中野一代BLACK BOX』展(黑盒子展)在網路上造成了羣衆恐慌與擔心一事,我們在此致上誠摯的歉意……本畫廊明確劃分『藝術實驗』與『犯罪』的界線,決不允許任何讓觀展者惶恐且威脅安全的行爲發生。」
然而,文中並未直接提及性騷擾,取而代之的敘述是「不速之客」做出了「剝地板的磁磚、固執地撞牆、無緣無故開啓展場的門」等行爲。
不過,一位「黑盒子展」的相關人士表示,本展覽的確有碰觸女性觀展者,並視情況握住對方手腕的演出設計。他認爲,展覽若真的實際執行此演出,那麼觀展者「被性騷擾」應該只是誤會一場而已。
對於這起「性騷擾」事件的真相,社會大衆依舊衆說紛紜。
藝術無罪?連大學教授都對此不以爲然
針對這場騷動,在千葉大學教授藝術理論的神野真吾副教授也撰文加以批評。他首先在文中大力主張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即便性騷擾事件是策展方預想不到的意外,藝術家還是必須對此負起責任。」
重點是,「即便『跳脫常軌的框架』是當代藝術的價值所在,然而真正的好作品在『跳脫框架』的同時,也會讓鑑賞者在其他方面產生共鳴,創造新的價值『框架』。」也就是說,當代藝術「脫離常軌」的同時也「創造」了全新的價值。然而,神野教授無法在把「黑暗」當做「跳脫常軌」手段的「黑盒子展」當中找到什麼新東西。
神野教授指出,很多人都誤以爲「藝術的前衛性」就等於「新鮮且強烈的刺激」,因此有一些藝術作品無意義地「跳脫常軌」,而沒有設定想要「跳脫」與「打破」的框架究竟爲何,只是膚淺地想透過「新鮮且強烈的刺激」引起話題。正是輕視作品的文脈,一味強調『藝術至上』,過度評價『跳脫常軌』的行爲本身與追求新刺激,纔會發生「黑盒子展」這類嚴重的社會問題。
「表現自由權」在民主國家的憲法當中都是優先被保障的權益,但神野教授並不認爲「黑盒子展」這樣具「騷擾性」而空洞,卻還用「表現自由權」來當擋箭牌的「跳脫常軌」能夠視爲是一種「藝術表現」。他指出:「藝術家理應深思藝術表現的意義,在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無視那些只想要『造成騷動引起注目的人』,其中觸及刑事責任者也應當繩之以法。」
顯然,即便當代藝術的價值是「突破傳統」、「打破框架」,但藝術家本身也應當思考自己作品所探討的議題以及表現手法的意義何在,否則就會淪爲一場譁衆取寵的表演而已。不僅是日本,全世界包括臺灣在內的藝術家都應該將這場「黑盒子展」做爲前車之鑑,像「中野一代」這樣只追求刺激,既做不出好作品又可能有觸法之嫌,無論是在現實面還是文化價值上都是相當不值得的。
資料來源:ART & SCIENCE gallery lab AXIOM畫廊官網、觀展者個人部落格、BuzzFeed News、日本Yahoo!新聞、HUFFPOST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