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頭垃圾少?網友:海嘯多把垃圾都吹走

如果要我找第一個出國旅遊國家,我肯定選擇去日本,第一因爲近,第二相比中國周邊的國家,我更能直接看明白日本字的意思,所以在日本不至於離開旅遊團無法生存,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真的很乾淨,很多人喜歡去印度,覺得印度生活水平低,去旅遊花的錢,不過光是沒有廁所,這一點很多人都無法接受,所以很多人第一次出國都會選擇去日本。

去過日本的朋友肯定會發現一個問題,特別是那些不跟團的,會發現日本的街道上特別乾淨,甚至是秋高氣爽的秋天裡或是春光明媚櫻花之中,第二天就找不到第一天的落葉,日本這麼幹淨,垃圾桶一定很多吧,事實證明這種想法是錯的,在日本街道上找個垃圾桶能把你累死,因爲日本垃圾桶少的可憐,在景區還好,街道上基本難找。

慣性思維上來說,人們普遍認爲垃圾桶多了,就方便丟垃圾的人,所以垃圾會越來越少,其實這種想法是沒有考慮到人所接受的教育,最簡單就說印度,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方圓幾個公里要找個廁所,那可能把你憋出內傷,因爲廁所這麼少,人們還不是照樣隨地大小便,所以物質上的改變,並不能減少或者增加垃圾的產量,這是一個教育和人們的素質問題,和垃圾桶數量無關。

在日本不僅街道乾淨,而且每個人在丟垃圾之前都會把垃圾進行分類,把玻璃碎片呀,刀片等分類在危險品以防處理垃圾的人受傷。

在日本人們更願意花些時間來處理一下衛生問題,這和日本人接受的文化教育息息相關,不可否認,日本人不但在待人接物很有禮貌,不只謝謝不離口,有時候甚至會鞠躬表示謝意,更別說保潔環境意識了。

其實把自己整潔乾淨就是給對方最大的尊敬,這點上印度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與其羨慕別的國家有廁所還不如從自己的問題出發解決,要用數量才能改變的狀況是很可悲的。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日本那麼幹淨主要還是得意於頻繁的海嘯颱風,把垃圾吹走,大家當調侃就好啦,颱風可以吹走垃圾,同樣能吹來垃圾,但吹不走日本人的素質。所以在衛生這點上我們還是要向日本學習的,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