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美贈疫苗 爲民調下滑的蔡英文「打了強心針」!

▲日媒《日經新聞》指出,美國贈臺疫苗正好爲總統英文打了強心針。(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張寧倢/編譯

美國先前承諾贈臺75萬劑疫苗,在最後關頭加碼3倍,最終有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捐贈疫苗抵臺,對此,《日本經濟新聞》就表示,在美國疫苗抵臺之前,蔡英文領導臺灣政府支持率持續下降,並面臨接受中國疫苗的壓力,因此這次捐贈相當於是給蔡總統打了一劑強心針。

《日經新聞》22日報導以「美國捐疫苗爲蔡英文打了一劑強心針」爲題指出,臺灣近來爆發首次嚴重疫情,蔡英文政府的民調支持率持續下降,還面臨了進口中國疫苗的壓力,而一架載有美國贈送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的飛機降落桃園機場,這表明了臺灣應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之際,拜登政府正在繼續加強與臺灣的關係

美國政府捐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上週日抵達臺灣。(圖/翻攝自美國在臺協會臉書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教授丁樹範受訪表示,「大家都知道這次美國的捐贈龐大,這可以減輕蔡總統與(民進黨)政府日益增加的壓力,減少甚至消除那些主張進口中國製疫苗的人的藉口間接地幫助穩定電子產業的生產。」

報導指出,美國這批疫苗讓臺灣師道的疫苗數量翻倍增加,達到500萬劑,其中也包含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截至目前,臺灣已有6%的民衆接種至少一劑疫苗,於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繼續表達對臺灣的強烈支持,美中關係則持續低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表示,中國呼籲美國不要利用疫苗援助進行政治操作,干涉中國內政

▲美國援助250萬劑疫苗,總統蔡英文的臉書聲量高漲。(圖/蔡英文臉書)

亞太助卿被提名人康達(Daniel Kritenbrink)上週表示,美國應該進一步發展與臺灣在各領域的強勁關係。丁樹範教授則稱,臺美關係正在朝着「比以前更密切」的方向發展,因爲臺灣在印太地區發揮關鍵作用,促使美國全面推進對臺關係,更計劃恢復與臺灣的貿易談判

新加坡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訪問學者湯普森(Drew Thompson)說,美國增加援助疫苗數量的原因,可能是因爲並非所有國家都有能進行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基礎設施系統,但臺灣具備這些條件,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因爲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因爲美國嚴重依賴臺灣對全球晶片供應鏈貢獻,「不管兩岸關係如何,臺灣對美國的內在重要性,使美方願意投資臺灣公衛安全,保持臺灣的工廠運作。」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料理家電熱銷Top3!宅在家煮三餐、烘焙、喝咖啡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