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住宅多「浴廁分離」 他怨臺灣少見:設計應更文明...網掀熱議

臺灣浴室常見景象馬桶淋浴都在同一個空間。(圖/pixabay)

記者張嘉晏綜合報導

住過日本民宅的人都知道,許多住家都是採用浴室和廁所「分離」的格局。一名常駐東京網友發現,在臺灣看房時卻鮮少看過這樣的設計,因此提出一些優點和網友們探討此現象

小宅設計就應該走向更文明浴廁分離。」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他表示自己之前在東京獨自租屋時,住的地方就是屬於「浴廁分離」的格局,「玄關踏進來,左右就是一邊乾溼分離浴室、一邊廁所。」他表示雖然浴室和廁所都沒有對外窗,但由於抽風系統做得很好,所以不會有潮溼黴味

他表示,不僅僅是租屋處,連東京的民宿房子都是這樣的設計,「可見浴廁分離的觀念在日本好多年了」,住久了也就很習慣這種「文明的設計」。

原PO指出,他在臺北住宅也是採取這種「浴廁分離」的模式,但是有時去看屋時,即使屋齡新、裝潢新,大多都還是廁所跟浴室合在一起的情況,讓他覺得照片拍得再好也不喜歡。他認爲浴廁不分離有一些缺點家人之間可能會互搶廁所,或是泡澡時別的家人進來大號,光想像就令人崩潰。最後他也希望臺灣在住宅設計上可以「更文明」一些,如此才能夠提升生活水平

▲很多房子都有做乾溼分離的設計,但「浴廁分離」卻比較少見。(圖/幸福空間)

對此有網友提出看法表示,「覺得這樣有點浪費空間」、「如果弄髒了不好直接用水清洗」、「雖然方便,但空間規劃比較辛苦,畢竟多一道門和牆,視覺上都有影響」。迴應網友對於打掃的疑慮,原PO則表示,他反而覺得因爲不積水,所以打掃都是用抹布擦一擦就很乾淨了,不需要擔心。

有網友也認爲,浴廁分離除了不需要搶廁所,盥洗用品毛巾牙刷等也可以被存放在比較乾淨的環境,不怕馬桶細菌噴出,不過這似乎和「文不文明」沒什麼關係。然而,根據瞭解,臺灣之所以很少有這樣的設計,在於「空間使用體驗差異」,加上從裝潢設計的流程就和日本不一樣,因此一般來說不太會這樣做。

►加入房產雲,讓你買房不買貴,一起加入ETtoday房產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