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萬步有益健康」是假的? 最新研究:走2500步就有效

「日行萬步有益健康」並沒有經過嚴謹的研究證實。 但說這是假訊息也太沉重,畢竟,運動的確有益健康,而走路,正是最簡單的運動。情境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大家都聽過「日行萬步有益健康」的說法吧?但其實,這只是日本1965年一款計步器的廣告宣傳,並沒有研究證實,這麼做具有健康效益。甚至,現有研究指出,想要更健康,走2500步就行了。

英國慈善機構「男子健康論壇」(Men's Health Forum)報導,每天走一萬步的靈感,其實是1964年東京奧運前,一家計步器行銷活動發明的。

由於1萬的日文「1萬」,字面上看起來很像一個人在走路。而該計步器「Manpo-kei」,正是一萬步的意思。

所以,「日行萬步有益健康」並沒有經過嚴謹的研究證實。

但說這是假訊息也太沉重,畢竟,運動的確有益健康,而走路,正是最簡單的運動。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該走多少步,才能對健康有益?

走得多不如走得快,並養成習慣

2022年9月,澳洲雪梨大學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醫學》(JAMA Neurology)兩個期刊上發表研究指出,雖然每一步都對健康有幫助,但對防範癡呆症而言,大約9800步,就能降低50%的罹患風險。

研究還指出,「走得更快」也會增加不少好處,因爲這會讓心臟跳動加快,進而促進血液流動,來幫助動脈自我修復,抵抗引起疾病的發炎。

「要跟大家說的是,爲了促進健康,人們理想的目標不是日行萬步,而是走快一點,」研究作者艾哈邁迪(Matthew Ahmadi)說。

《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引述2023年10月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指出,日行萬步的健康效益,沒有想像中的大,每天走2500到2700步,就可以降低8%到11%的死亡風險,7000步可降低51%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9000步則可降低60%的早死風險。

心臟科醫生陳成漢建議,如果每天沒辦法走那麼多步,就先訂下「每天走路10分鐘」的目標,並養成習慣。

簡單幾個方法,讓你增加更多步數

如何在一天增加更多步數?非營利組織「美國前進基金會」(America On the Move Foundation)提供一些簡單的方法:

1.與親人在吃完飯後散散步,聊聊一天過得如何。

2.自願爲動物收容所遛狗。

3.不搭手扶梯或電梯,改走樓梯。

4.搭公車或捷運時,提前幾站下車,再走路到目的地。

5.從事排球、網球或溜冰等運動。

6.將車停在離目的地較遠的停車場。

7.不久坐,設定每小時起來走動的提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運動不足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因素,每年導致約320萬人死亡。因此,爲了邁向更健康、更長壽的人生,「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現在,開始養成走路的運動習慣吧。

(本文出自2024.01.04《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