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九蛙露臉只數 晨昏不一樣

日月潭九蛙疊像,今晨露臉5只,水域看起來相當遼闊(上圖);但到了下午4點,露臉的有6只半(下圖),附近砂洲浮現。(沈揮勝攝)

日月潭以「九蛙疊像」當水位指標,相當有趣。(沈揮勝攝)

通往九蛙疊像的水蛙步道,生態環境很棒。(沈揮勝攝)

日月潭的集水區南投縣仁愛鄉連日有雨,今天清晨潭面水位達747.38公尺,比上週回升半公尺,達有效蓄水容量的93.74%,但因距滿水位還差1.1公尺,水位指標「九蛙疊像」最上面5只小蛙露臉,不過有眼尖遊客發現傍晚浮出6到7只,同一天怎水位不一樣?覺得很納悶!

日月潭水域管理單位臺電大觀發電副廠長陳慶協解釋,日月潭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屬抽蓄水力系統發電廠,在需要用電日子裡,中午過後會放水發電,這些放出去的水會暫存到「下池」,即明湖水庫與明潭水庫,然後午夜再用離峰電力將水回抽日月潭。

因每日回抽最高峰在清晨7點,因此每日最高水位就在此刻,一般對外公佈的數據也是採用這段時程作爲標的;午後陸續放水發電,到傍晚水位會降低50到100公分,但需視發電放流量而定,每天並不一定相同。

今天清晨7點日月潭水位747.38公尺,九蛙疊像露出5只;傍晚4點鐘水位約爲746.9公尺,比上午低了48公分,所以九蛙疊像第6只全露、第7只露了1半,連附近的砂洲都浮現。

陳慶協表示,日前合歡山這波雨雪,讓下游的日月潭水量有所進帳,2個月內民生用水應該無虞,但若與上游的霧社水庫合計,總蓄水量爲1億3694萬噸,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億6655萬噸,仍短少2961萬噸,民衆仍應居安思危、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