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對話是美日的陰謀
日本與朝鮮談判進展順利,而安倍訪問平壤的傳言也一再興起。雖然安倍政府不斷否認,表示現在訪問日本爲時尚早。但傳言大起絕非空穴來風。
日本此次單方面解除對朝鮮的部分制裁大有與美國分道揚鑣的架式,如何看待日本此輪的特立獨行。日本對朝鮮的政策變化是否意味着美國對朝鮮政策發生改變呢?
對於日本與朝鮮的接觸,我們可以從東北亞局勢的大背景下審看其原由。
首先:東北亞地區美國儘管高調宣佈重返亞洲,但美國的實力卻不如從前。
因此,日朝接觸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日朝之間迅速達成協議,是雙方共同利益作用的結果。從朝鮮的角度而言,打破封鎖,走向國際社會,是金正恩迫切的期待。金正恩掌權以來急於發展經濟,而朝鮮想要對外開放,必須與美國打通關係。
從美國與日本的角度看,朝鮮可以成爲中國製衡美日的一張牌,也可以成爲美日製衡中國的一張王牌,如何對待朝鮮,取決於美日對東北亞形勢的判斷。
從外部環境看,朝鮮是擊潰中國的重要軟肋。每個國家的周邊安全都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戰略支點,比如如果想要進攻美國,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那麼拿下巴拿馬運河就是打垮美國國家安全周邊防線最重要的軟肋。而中國也存在着這樣的安全軟肋,那就是朝鮮和越南。控制越南可以從軍事上沿湄公河進入中國的廣西和雲南境內,這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門所在。而朝鮮與東北山水相連,控制朝鮮可以直接威脅北京的安全。
對於美日來說,朝鮮對中國的制衡作用不言而喻。美國對朝鮮的政策經過了觀察試探階段,已經開始轉向接觸。金正恩上臺之初,美國用大規模的軍演歡迎小金的出道,而金正恩則報以核子試驗。結果引發了半島危機。美國對朝鮮施加重壓的目的一是以壓促變,二是試探金正恩的能力。但事到如今,美國對朝鮮的政策已經開始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主要由兩個原因,一是金正恩以強硬對強硬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使得中朝關係也走入低谷,但卻也通過了美國的測試,金正恩的領導能力及政權的穩定性得到了美國和日本的認同。
美國開始意識到,想通過施壓的方式迅速擊垮金正恩已經不可能。所以美國對朝鮮的政策開始施壓與接觸並進的方向改變。
另外,中韓關係的接近也讓美國感到對朝接觸的必要性。在半島核危機的衝擊下,韓國意識到,僅靠美韓同盟並不能維持半島和平與安全;而中國則感覺朝鮮並不十分聽話,於是韓國有意與中國加強接觸,而中國也將半島戰略重心轉向韓國。中韓日益接近迫使美日加強與朝鮮的接觸,以平衡中韓關係。
封閉朝鮮的美日韓同盟在對朝鮮問題上出現分歧,而中國周邊局勢的變化,也讓日朝接觸變得迫切。長期以來,中國以朝鮮爲一張牌,在南海問題也釣魚島問題等諸問題上與美國討價還價。但隨着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日益強硬,亞細安組織非常罕見在達成一致,對中國進行不點名的批評,這表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日益強硬正在促使亞細安諸國對華走向團結。
而美國爲了鞏固與日本的同盟,也在釣魚島問題上明確支持日本。中國周邊戰略博弈的模糊空間被極大的壓縮。對於美國來說,與其繼續敵視朝鮮,將朝鮮留在中國陣營內使其成爲中國用以同美國討價還價的王牌,不如將朝鮮拉攏過來。
哪麼美國爲什麼不同朝鮮進行直接接觸呢?
主要原因是美國與朝鮮對話的時機不成熟。對於美國來說,由於烏克蘭問題,美國的國際威望大損,迫切需要鞏固與主要盟國的關係。美國不惜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明確幫助日本協防釣魚島,就是爲了挽救美國在盟國心中的地位,顯示美國保衛盟國的決心。韓國早在2005年就制訂了《南北關係法》將統一半島定爲國策,美國必須考慮韓國的態度,鞏固美日韓同盟,依舊是美國東北亞戰略的核心。
而日本則不同,安倍政府執政以來,以中國關係日益緊張。而日韓關係也因爲教科書問題受到損害,打破日朝關係的僵局,是安倍外交取得成果的關鍵。
所以對美國來說,放出日本與朝鮮進行接觸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一方面達到了間接向朝鮮示好的目的,一方面迴避了大量的外交風險。日朝接觸實際上也是爲美國改善與朝鮮的關係探路。
日朝對話是美日合演的雙簧,一方面,美國依舊保持對朝鮮的強硬,以壓促變,大力鞏固美日韓同盟,一方面放出日本向朝鮮示好,拉攏朝鮮疏遠中國。進一步擠壓中國的戰略空間。中國對日朝接觸應該保持警惕,但又不必過度反應。因爲日朝接觸存在着天然制約因素,朝鮮在戰略上對美國的價值並不大,美國東北亞戰略支點依舊是韓國,鞏固美日韓同盟依舊是美國最先考慮的問題,所以朝鮮不可能真正加入美國陣營。但中國必須調整對朝鮮的政策,朝鮮對中國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中國對朝鮮的管束必須放在中朝同盟關係框架內進行,而不是與美國一道「管束」朝鮮,同時也應該尊重朝鮮正當的安全需要,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構建周邊安全共同體,由於中國的國力日益增加,中韓關係也在改善,中國應該將整個朝鮮半島視爲周邊安全共同體的一部分,可以考慮提出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包括韓國在內的半島安全計劃,一方面可以滿足朝鮮的安全需要,一方面可以鞏固中韓友好,同時還可以分化美韓關係。
中國要真正成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就必須對自己的盟國有壓有保,同時也必須對周邊的挑戰有退有進。而不是隨某些國家的步調起舞。中國應該用自己的軟硬兩手政策去應對美日的雙簧計謀。
●作者劉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館員。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