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餘額六連升 投資者信心修復

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近日,隨着市場的總體走暖,A股市場融資餘額扭轉了一段時間來連續下滑的趨勢,開始連續上升,至2024年2月26日已達14214.08億元,實現六連升。這在一定程度意味着投資者信心進一步修復。

在融資餘額持續走高之餘,受到市場及政策等因素影響,融券餘額近日則整體走低,目前已創下3年半新低。

2月26日,中信證券發佈了《關於落實證監會“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迴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要求的提示》。提示稱,根據2024年2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兩融”融券業務有關情況答記者問》的要求,證券公司應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爲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迴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請各位投資者知悉並遵守相關規定要求。

融資餘額

連續6個交易日上升

2月26日,A股市場融資餘額規模達14214.0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進一步上升,這是融資餘額連續第6個交易日上升。

在此之前,融資餘額規模曾經歷一波急速下滑。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中旬,融資餘額規模一度逼近1.6萬億元,但自此之後,融資餘額總體出現下滑趨勢,在2024年1月16日至2月8日的18個交易日裡,融資餘額甚至有17個交易日下滑,至2月8日融資餘額已降至13751.78億元。這意味着,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融資餘額規模累計下降了超過2000億元。

作爲市場一股主動性的做多力量,融資餘額的升降受到市場行情變動的影響較大。隨着行情的變動,不同時期的融資餘額規模差異也較大。2015年的牛市尾期,融資餘額規模一度超過兩萬億元,最高一度達到22666.35億元,隨着此後A股市場行情的調整,融資餘額也快速下降,並在此後的年份一直低於兩萬億元。

總體來看,近日融資餘額的連續上升,意味着隨着市場的整體走暖,投資者信心也進一步得到修復。

10餘個行業

融資淨買入額超10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若按照申萬一級行業進行統計,在上述融資餘額六連升期間,所有申萬行業均實現融資淨買入,其中有10餘個行業融資淨買入額超10億元。這裡面,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等TMT賽道行業融資淨買入額居前,相關行業板塊近日受到AI概念帶動和一些投資者追捧。此外,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非銀金融等行業融資淨買入額也較多。

另外,據Wind數據,從行業融資餘額存量規模來看,截至2月26日,非銀金融、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基礎化工、有色金屬、機械設備、銀行、食品飲料、汽車等行業融資餘額規模居前,均超過500億元,其中非銀金融等少數行業融資餘額規模超過千億元。

融券餘額持續走低

在“硬幣”的另一面,融券餘額近日則創下3年半新低。

截至2024年2月26日,融券餘額已降至434.3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下降,並連續6個交易日低於450億元。

2月26日,中信證券發提示稱,爲落實證監會的相關要求,該公司將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迴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券商兩融人士稱,融券變相T+0是指投資者信用賬戶當日同時買賣某隻股票,禁止這一做法可以更好地體現公平性。

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上旬,市場融券餘額尚有近800億元,此後緩慢下滑,2024年2月6日之後,融券餘額進一步快速下滑,這裡面除了市場行情走強的影響,還有政策顯效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2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兩融”融券業務有關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對融券業務提出三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措施。一是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餘額爲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二是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爲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迴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證監會將依法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爲,確保融券業務平穩運行。

上述政策對融券餘額規模產生明顯影響。數據顯示,2月6日之後,融券餘額進一步快速下滑,至26日爲434.36億元,已創出2020年7月下旬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