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自己喜歡的人 褚士瑩神問題讓媽媽讀者看着孩子哭了

褚士瑩5日在益品書屋分享「如何成爲自己喜歡的人」。(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國際NGO工作者、知名作家褚士瑩5日在益品書屋分享「如何成爲自己喜歡的人」。褚士瑩問小朋友,最不喜歡自己什麼,小朋友說「遇到功課不會的時候」。褚士瑩迴應,小孩考98分媽媽可能覺得不滿意,但若人生走到最後拿到98分成績單,爲什麼就滿意了?一句話讓小朋友的媽媽反觀自己的教育,並哭紅了雙眼。

褚士瑩談到,離開臺灣20多年的時間,平時只有3月、6月、9月回到臺灣,而在國際NGO工作18年,爲什麼可以在這份工作待這麼久,又持續原有的熱情,就是因爲「自己成爲了自己喜歡的人」。

褚士瑩回憶小時候,小時候在作文「我的志願」時,寫出自己想要當農夫,平時種種芒果、接觸土地,殊不知作文交出去,媽媽就被約談了,老師跟媽媽說「要好好輔導我」。他開玩笑地說,「才發現作文課要寫假的不能寫真的,奠定了我作作家的基礎」,引發全場會心一笑。

▲益品書屋創辦人戴勝益在臺下一起聽褚士瑩分享。(圖/記者崔至雲攝)

褚士瑩說,從哈佛畢業後,在科技業做企管顧問,但原本唸的NGO管理顧問在畢業後的工作完全沒有用到,因此在30歲他送給自己一份禮物,就是離職,因爲「我討厭我的工作」。他告訴自己,30歲要轉換跑道很難,但是希望給自己一次機會,若是不成功,10年後再試一次。他開玩笑說,「麥當勞來臺灣也不是一次就成功了」,總會有成功的一年,而且「人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最重要的是過程意義就好了」。

褚士瑩也提到,在他小時候根本沒有NGO管理顧問這項工作,萬萬沒有想到今天自己會從事這項工作18年,因此,告訴大家,「不要擔心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因爲有可能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沒有被髮明出來」。

褚士瑩也講了三點「如何成爲自己喜歡的人」的建議聽衆,首先,要先保持開放的心胸擁抱未來,不去刻意的控制未來;再來是瞭解自己,要清楚地知道不喜歡自己的原因,不宜昧地要只想要成爲喜歡的人;最後一點纔是經過自己審慎的思考、準備及風險思考後,努力成爲自己喜歡的人。

最後,褚士瑩也將他法國老師談到的「如何認知自己是不是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建言給大家,「1、如果這份工作不付薪水會繼續做嗎?2、你願意來世再繼續做這份工作嗎?如果兩個答案都是『願意』,『那你這樣就對了』。」

▲褚士瑩提三個步驟,讓大家瞭解如何成爲自己喜歡的自己。(圖/記者崔至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