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織女 傳承賽德克族文化 漆採本紀 專書演繹國寶工藝

張貴珠(左)及張鳳英一家三代織女,傳承賽德克族織布技藝。(廖志晃攝)

南投縣是漆藝重鎮,王清霜、李榮烈及黃麗淑都是國家指定的人間國寶;賽德克族人從張玉英、張貴珠到張鳳英,1家3代織女,傳承精湛技藝。南投縣文化局長林榮森表示,漆藝與織布都是珍貴資產,因此出版專書傳世。

文化局爲讓更多民衆瞭解賽德克織布及傳統漆藝技術,委託張鳳英及雲林科大黃世輝老師團隊,協助編纂《三代織女─一個賽德克家族的技藝與記憶》、《漆採本紀─南投縣漆藝發展史》,15日在文化局舉辦新書發表會,希望透過專書及展覽,讓民衆感受工藝的奧秘。

張鳳英說,《三代織女》記錄原住民文化背景及社會變遷,介紹織布技法、材料製作,爲珍貴的文化資產留下紀錄,書中展現三代織女的歷程,每代有不同的做法與背景,每個年代呈現與追求的目標也有差異。

外婆的年代織布做衣服,家人才有衣服穿;媽媽的年代因經濟起飛,專注在製作觀光地區的商品;她則是從2012年被文化局登錄爲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保存者後,不斷進行有系統的傳習課程,希望能爲後代織女提供創作及發展的基礎。

黃世輝說,日據時代的漆藝學校培養漆藝種子,讓日據時代的漆工藝透過這些老師開枝散葉,讓愈來愈多人喜歡漆工藝;《漆採本紀》記錄從漆術源起、漆術原料到漆藝創作、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