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動員令》人間國寶傳藝 香蕉絲編織文化復興
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成功找回傳統的香蕉絲編織工藝,併成立工坊,透過實際操作,藉此傳承給部落婦女與孩童。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有座全臺獨有的香蕉絲工坊,但這項香蕉絲編織工藝,並不是從早期傳承至今,而是1990年代噶瑪蘭族人推動「複名」文化振興運動時,由老一輩工藝師們雙腿伸直、坐在地上,將織架放在腿上埋首編織,經過不斷反覆香蕉絲斷裂、重新穿線動作,最後才成功重現的噶瑪蘭族傳統工藝。
編織是臺灣原住民族重要的農業生計勞動,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說,早期族人以香蕉絲編織各類的生活用品。由於把香蕉假莖加工製成能編織的絲,耗時數月,加上編織工藝費時費力,1968年臺11線開通讓部落生活型態丕變,香蕉絲編織工藝因此沒落、失傳。
1990年代,噶瑪蘭族人推動「複名」文化振興運動時,也找尋在地的文化特色,潘朝成說,除了除瘟祭(kisaiz),耆老們回想起傳統編織手法,進而摸索併成功重現香蕉絲織布工藝,協會也在2006年成立香蕉絲工坊,教導部落婦女這項傳統工藝,並結合現代織布技術,開發新商品。
現已高齡83歲的嚴玉英,當年學的是傳統地織機、而非改良後的桌上型織布機。她長坐地上、雙腿伸直,將織架放在腿上編織,儘管織久腰痠背痛、腳還會抽筋,嚴阿嬤心裡念着文化傳承,20多年來始終不曾放下織架,今年終於獲得「人間國寶」的肯定。
噶瑪蘭香蕉絲編織技藝全臺獨有,但和許多傳統技藝一樣,面臨工藝師逐漸凋零、文化斷層的難題。潘朝成說,部落真正做香蕉絲的人少之又少,爲要將祖先傳統智慧工藝傳承下去,除成立工坊教導部落婦女香蕉絲編織,工坊也到新社國小傳授織布技巧,甚至遠赴宜蘭噶瑪蘭族奇立板部落推廣,盼讓各部落找回傳統文化。
除了香蕉絲,青農宮莉昀在新社部落採友善農法耕種稻田時,陸續發現消逝的毛鞘蘆竹、菱角、單葉鹹草及輪傘莎草等原生植物,她也請匠師重新制作一座特殊的編織機具,將輪傘莎草織成草蓆,除供家人使用,也藉以找回部落傳統工藝,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