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成熟季到 千歲團採收工出動

臺南市柳營區太康陳稼莊有機果園農友陳柏璋表示,桑葚採收期時十分缺工。(劉秀芬攝)

採收工人很多都是阿嬤級的。(劉秀芬攝)

農場舉辦食農課程,讓遊客體驗採果。(劉秀芬攝)

農場與果醬男孩林韡勳(前)合作,舉辦體驗課程。(陳柏璋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神農陳坤生於柳營、鹽水區種植桑葚30多年,主打有機無毒,主要製成果汁、果醬、果醋加工品,解決鮮果保存不易銷售問題;近年來農二代陳柏璋接手經營,推廣外銷市場頗有收穫,但他也說,因人口老化,採收工人難請,桑葚一天三熟,來不及採就掉到地上,非常可惜。

陳柏璋的父親陳坤生,是最早進駐太康有機農場的農友之一,創立陳稼莊有機果園,種植桑葚年代可能比下營區還早,而且以有機無毒方式栽培,在下營桑葚栽種面積逐年減少時,陳柏璋家的桑葚面積反而愈種愈多,目前有12多公頃。

爲克服桑葚鮮果保存不易問題,陳坤生很早就走加工成果汁、果醬、果醋販售市場,並主打有機通路,陳家產品品牌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種植面積也逐年增加。近年受疫情影響,民衆節省不必要開支,售價較高的有機產品銷量也受影響,業績掉了1成多。

陳柏璋說,種植桑葚最費工的就是採收期,現在正是桑葚成熟期,桑葚一天三熟,他們只採黑色成熟果實,以其中一區4公頃的桑葚來說,1個月的產季需要30人,才能把4公頃桑葚採7回,來不及採就掉到地上,非常可惜。

因爲農村人口老化,可以看到果園裡都是70、80歲的阿嬤,佝僂着身體在採收,再緩慢抱着一桶桶果實倒到集中箱,雙手被果汁染成紫黑色。阿嬤笑着說,回去在洗手水中加一點漂白水,手就可以洗得乾乾淨淨。

陳柏璋說,因爲工人難請,目前栽種10多公頃人力已是極限,今年採收工人還沒找齊,缺工問題不解決,很難擴大生產面積。

陳柏璋也曾想過要聘請農業外展移工,但因農場已有聘請固定工人,農忙還是有大小季之分,無法每日都有足夠工作讓移工來做,還是找季節工較方便;此外,移工住宿、管理,對小農場也是一個棘手問題,因此目前也只能請多少人做多少事,擴產的話,考慮找對有機無毒農法志同道合農友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