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行動方案 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加快旅遊強省建設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行動方案
(2024—2027年)》的通知
魯政字〔2024〕112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行動方案(2024—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 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
行動方案(2024-2027年)
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旅遊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全國旅遊發展大會精神,加快山東旅遊強省建設,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樑”使命擔當,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統籌政府與市場、供給與需求、保護與開發、國內與國際、發展與安全,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旅遊休閒增內涵增魅力,加快建設旅遊強省。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遊客超過10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3萬億元,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5.2%。現代旅遊業體系更加完善,旅遊業對於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山東形象、增進文明互鑑的作用更加凸顯,成爲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二、加快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
(一)強化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抓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點項目,提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水平。推進特色博物館建設,實施“博物館之城”“博物館小鎮”試點和“一縣一館”工程,年均舉辦陳列展覽3200個以上。保護和運用好紅色資源,大力弘揚沂蒙精神,提升紅色旅遊融合發展水平。組織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推動青島老城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正式掛牌,打造“文潤海岱 遊讀齊魯”十大文物主題遊徑。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古樹名木和歷史建築的普查登記管理,穩妥有序推進保護性開發。健全完善規範全省文旅古鎮古城規劃建設和管理長效機制,強化旅遊資源合理有序開發利用。到2027年,文旅融合發展優勢更加彰顯。(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配合)
(二)健全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建設。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推進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培育一批山東省文化生態名村、名鎮。規劃建設山東省非遺館,鼓勵各市建立非遺館。到2027年,打造60家非遺特色景區(街區)、30家非遺特色酒店(民宿)、10個非遺特色演藝項目。認定100家省級非遺工坊,培育一批非遺特色產業集羣。(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
(三)抓好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支持自然保護地一般控制區生態穩定性較好、承載能力較強的自然空間適度開展生態旅遊。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建設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開展森林康養和自然教育,完善生態旅遊體系。到2027年,推出30家以上省級生態旅遊區,培育一批生態旅遊體驗產品。(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省文化和旅遊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推進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一體推進“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和“十大展示帶”建設。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工程,打造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實體。到2027年,沿線重點項目、重點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文物資源和文化遺產得到有效展示。(省委宣傳部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遊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不斷完善旅遊產品供給體系
(一)實施景區度假區煥新行動。深挖文化內涵,更新業態產品,發展旅遊演藝,延長產業鏈條。加快推進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提升配套服務設施。優化管理運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到2027年,5A級旅遊景區達到18家,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鄉村旅遊休閒度假轉型行動。提升旅遊服務設施,完善村民參與機制,培育鄉村休閒度假區、度假鄉村、休閒民宿等產品業態。到2027年,推出10大鄉村休閒度假區,培育8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10個國家級休閒農業重點縣、100箇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每年聯動舉辦100場以上“鄉村好時節”活動,較好滿足城鄉居民鄉村微度假旅遊需求。(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旅遊賦能經略海洋行動。提升濱海型旅遊區品質,培育“黃河入海”世界級旅遊線路和海島遊項目。發展郵輪遊艇、低空飛行旅遊產品,支持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建設。完善海洋牧場配套設施和服務,健全休閒漁業新業態運行管理機制。到2027年,打造10處以上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國際著名休閒度假黃金海岸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海洋局、山東海事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樂宿山東”提升行動。推動旅遊住宿業提質擴容,壯大星級飯店、等級旅遊民宿規模,開展“好客山東”精品酒店、鄉村酒店評定,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酒店,打造休閒度假酒店集羣。到2027年,形成產品豐富、服務優良的旅遊住宿接待體系,五星級旅遊飯店達到55家以上。(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叫響“見識齊魯”研學旅遊品牌。加強部門協作,完善研學旅遊標準體系,推出一批精品研學旅遊產品。鼓勵導遊兼職研學旅遊指導師,培養一批“導遊+導師”雙證的複合型人才。到2027年,以“見識齊魯”爲引領的研學旅遊品牌體系發展成爲全國研學旅遊高質量發展新標杆。(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百企領航”工程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工程”,深入推進國有文化企業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做強“知名文旅企業家山東行”活動品牌。鼓勵支持在線旅行社平臺經營發展,提升監管水平,帶動旅遊經營者協同發展。重大文旅項目年均投資達到500億元以上。到2027年,基本形成文旅大產業集羣發展體系,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文旅龍頭企業。(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深化業態跨界融合。推進旅遊與多領域相加相融,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催生新業態。聚力“水網+文旅”,因地制宜打造水利旅遊景區景點。深挖“大國工匠”精神,提升打造一批重點工業旅遊企業。強化中醫康養融合互促,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目的地。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多業態休閒農業。發展“賽事+旅遊”業態,打造體育旅遊精品線路。豐富發展“遺產+旅遊”“演出+旅遊”“影視+旅遊”等文旅深度融合業態。(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拓展大衆旅遊消費體系
(一)完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快進慢遊”交通網絡,拓展交通樞紐的旅遊服務功能,發展定製化旅遊運輸服務,推進“旅遊型”高速公路服務區和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強化旅遊區服務中心、內部交通、停車場、標識標牌等設施建設,持續推動旅遊廁所管理服務提升、設施適老化改造提升,建設一批文旅綜合服務設施。(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交通運輸廳配合)
(二)推進智慧旅遊發展。開發數字化體驗平臺,支持旅遊企業培育智慧旅遊產品,打造智慧旅遊消費新空間。深化全息呈現、數字孿生、多語言交互等新技術應用。到2027年,全省形成 15個特色應用場景、50個沉浸式體驗新空間。(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科技廳配合)
(三)拓展旅遊消費領域。支持發展共享旅遊消費和夜間文旅消費,推動傳統商業綜合體打造新型文旅消費集聚區。支持文化場所增強旅遊休閒功能,鼓勵利用工業遺址開設文旅消費場所。構建“好客山東·山東有禮”旅遊購物品牌體系。保護髮展老字號,打造老字號特色街區。推動魯菜創新,推出一批地域特色小吃。(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創新“好客山東”品牌宣傳推廣。深化“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宣傳,提升“沿着黃河遇見海”文旅品牌影響力。深入實施“山東手造”工程,提升“山東手造”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實施數字媒體傳播工程,加強與在線旅遊平臺和新媒體合作,打造全媒體國內國際傳播矩陣。加強省市聯動,培育本土創作者,營造良性新媒體傳播生態。(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健全現代旅遊治理體系
(一)守住守牢安全底線。健全社會化監督機制,聚焦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加強文旅系統安全生產常態化監管和專項整治力度,守牢公共文化場館、旅行社、A級旅遊景區、文博單位、旅遊飯店、民宿等重點陣地。(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
(二)着力提升服務質量。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制定並推行好客服務標準,優化消費場所空間佈局,完善商業配套。開展旅遊市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建設試點,健全質量分級制度。培養選拔高精尖人才,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素質。(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
(三)強化市場執法監管。實施旅遊放心消費行動,推廣“旅遊啄木鳥”行業治理新模式,加大旅遊市場執法監督力度。完善旅遊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指導開展跨地域信用評價結果和公共信用記錄互通互認。發佈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典型案例,營造文明旅遊環境。(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配合)
六、打造旅遊開放合作體系
(一)構建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抓牢青島當選2024至2025年上合組織旅遊和文化之都機遇,辦好系列活動,擦亮文旅品牌,增強對全域的輻射帶動,持續鞏固拓展上合組織國家入境旅遊市場。豐富優質入境旅遊產品供給,針對主要客源市場開展精準宣傳營銷,常態化邀請主要客源市場旅行商來魯考察踩線。(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商務廳配合)
(二)提升入境旅遊便利化水平。用好入境旅遊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推動國際航線加速恢復,支持入境旅遊包機。在重點國際機場口岸建立入境遊客綜合服務中心,簡化簽證申辦材料。持續完善移動支付服務,擴大境外銀行卡POS機覆蓋面,增設外幣兌換機構和設施。加強外語諮詢服務,提升重點旅遊飯店外語服務水平,完善外語標識及導覽設施。(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公安廳、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民航山東監管局、民航青島監管局、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化對外和對港澳臺交流合作。深度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倡議,拓展國際旅遊交流。用好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加強與境外中國文化中心、旅遊辦事處、華人華僑團體合作,開展全球推廣活動。深度參與世界旅遊聯盟、港澳內地青少年遊學聯盟、絲綢之路旅遊城市聯盟事務,提升山東文化旅遊影響力。(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委外辦配合)
七、優化旅遊綜合保障體系
(一)強化“大旅遊”工作格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旅遊工作全過程,完善旅遊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完善旅遊統計調查制度,加強跨部門數據共享。開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考覈。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文旅部門主抓、多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資金和土地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深化政銀企合作,打造政銀擔保財金協同聯動模式。深化“百億惠千企”金融支持文旅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每年新增文旅領域貸款100億元以上。推動盤活存量土地支持旅遊設施建設,鼓勵採用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後讓等方式支持旅遊相關業態發展。(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人才隊伍支撐。加強旅遊業領軍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健全從業人員培訓機制,建立“旺工淡學”培養模式,推動數字化課程資源共享,打造高素質旅遊人才隊伍。加強文旅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技師工作站建設,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人才納入山東惠才卡政策保障範圍。抓好文旅領域職稱改革,完善導遊評價體系和導遊人才管理機制。(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