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打出政策“組合拳”,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4月7日上午,記者從全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視頻會議上了解到,山東將實施高水平工業技改工程、多領域裝備更新工程、消費品以舊換新工程、高品質供給升級工程、高效能循環利用工程、全方位標準提升工程“六大工程”。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相關實施方案中明確,山東將打出政策“組合拳”,抓好工作落實。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爲重點方向,對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過程中發生的設備購置費用給予補貼;對企業進口的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綠色低碳設備及關鍵部件給予財政貼息。推動黨政機關、教育、醫療等公共機構,在單位換新採購中按規定強制或優先採購綠色產品。對主導制修訂高水平能耗、排放、技術等相關標準項目予以獎補。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經費保障。

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精準高效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加大企業購進設備、器具加速折舊,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抵免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發票開具、納稅申報做好全方位宣傳輔導。

強化金融服務支撐。用好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推動金融機構有效對接製造業企業,加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對接碳金融、環保金融等項目庫,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貨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信貸額度。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加強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用能保障。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現有工業企業通過廠房增加、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等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需求,合理佈局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客戶端記者 毛鑫鑫 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