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一年,00後在職場上還舞得動嗎?

去年,可能是00後大學生們最火的一年。

年初是大學生返校車廂,安靜又死寂的高素質出行讓全網都想求個大學生坐旁邊;春天裡是特種兵出行,主打五天五座山,閻王來了都得繞路;後來變成了脆皮大學生,隨便一點磕磕碰碰就開始尖銳爆鳴,輔導員們只能夜夜加班......

而隨着00後們開始進入職場,他們又開始了新的文化輸出。

這年頭,在辦公室裡“養”個00後可能是所有社畜的心願。原因無他,誰沒做過00後整頓職場的夢呢?

頂着清澈眼神的他們,輕輕鬆鬆做到了職場老油條們做不到的事,還捎帶手幫大家實現了自由。

當老闆催他們加班,他們義正嚴辭搬出勞動法,要麼加班費要麼調休,不遵守勞動法的老闆,是無法通過00後審判的。

當職場上出現酒桌文化,他們率先把酒換成果汁飲料,不僅分不清紅的白的,還要給老闆擋酒:不能喝不能喝,待會兒還開車呢。

是的,在這批職場新人的世界裡,既然自己不會開車,那老闆當然要穩坐駕駛位。

有時候,也不是他們不懂給老闆面子,實在是高等教育還沒教到人情世故這塊兒,他們只能摸索着在職場中鍛鍊學習。

而等他們試圖學習些人情世故時,一切又都會走向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

有做會議準備時,給每個座位放一杯奶茶當茶水的,領導們一邊嘬奶茶、嚼珍珠,一邊鄭重講着新一年的集團規劃。

有嗦着棒棒糖去找領導開會的,到場還不忘給老闆們一人發一根,童心和工作一樣重要。

有給老闆準備桑葚藍莓當甜品的,想一想兩個領導嘴巴黢黑還得忍住笑容開會談合作,這畫面堪比嚼着珍珠奶茶聊預算。

總之,在職場新人們眼裡,人生就是“交給我,一定會搞砸!”

即便是辛苦,他們也有自己的消解辦法,這不,前段時間爆紅的嗎嘍表情包,就是年輕人們精神狀態的最佳佐證。

這隻莫名其妙在互聯網上爆紅的猴子,儼然成爲了打工人的最強嘴替,隨時隨地,嗎嘍出擊。

剛纔提到的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00後,雖然犯錯不斷,但勝在認錯態度良好,一旦發現問題不對,立刻滑跪。

這不,日語中表達抱歉的“斯密馬賽”,可以一鍵替換成“斯密嗎嘍”:卑微,謹慎,但還敢。

每當應付不了領導或客戶,總有一張閉眼無奈的嗎嘍適合你我心情:嗎嘍的命也是命,我的精神健康也需要維持!

在上班和上學之間,這屆年輕人終於還是選擇了上山。

不過,玩歸玩鬧歸鬧,別拿年輕人的奮鬥精神開玩笑。

很多時候,年輕人的自嘲和消解,本質上仍然是不屈不撓拼命向上的體現。

相較於早前,這屆年輕人的同輩焦慮和年齡焦慮實際上是更嚴重的。

無論是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闖蕩,還是大學裡卷績點卷實習卷獎項的無盡頭奔跑,以及當下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他們的焦慮是更切實也更貼近的,所以比起短視頻裡那些整頓職場的段子,真實的年輕人,更多的是步步小心,一點點摸索。

而關於00後的那些熱詞,其實也都反映了他們的自我開解。

做特種兵,是因爲時間和金錢都不夠,所以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玩最多的景點,纔要五天五嶽,恨不得一次性走遍名山大川。

不懂人情世故,是因爲高等教育真的沒教會他們阿諛奉承。職場裡有這樣只幹活不玩心眼的年輕人,纔是企業活力的體現。

而即便是他們喊了一萬次不想上班想上山,最後也還是會在八點五十九分準時打卡。

年輕人對生活的消解和反抗,實際上就藏在這些段子裡。

而從另一面來看,他們也有着最多的好奇心和表達欲,在自嘲背後,仍有樂觀上進。

寫出了《活着》的餘華老師,被問到現在年輕人普遍有點小迷信,常常去上香時,他認認真真地說:“我覺得也是一種上進吧。”

“就想自己的命運裡邊,是不是還有一種美好的東西在前面等着我,證明他還有上進心。”

如今的年輕人,總是能在生活中創造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全新可能性,也總能在生活裡找到各種各樣的樂趣。

生活總是一邊想躺一邊奔跑,所以這代年輕人,總擅長花小精力,幹大事兒——

特種兵旅行,是用最少的時間玩完最多的項目;學不會街舞,也可以在短視頻上學跳手勢舞和簡單舞步。

三分鐘學動作,三分鐘拍視頻,三分鐘出片。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快樂地和朋友們跳完一支舞。

各種簡單舞步和手勢舞,總是能在短視頻平臺上一次又一次文藝復興,引爆社交網絡。

下雪時要跳《初雪》,一秒穿越韓劇男女主;冰天雪地裡就跳《let it go》,後頭的工具人幫忙造雪,自己成爲冰雪女王。

年輕人也會在旅行時刻拉上好友跳舞,不同場景裡跳同一支舞,代表的是無論走到哪兒,我們都是最親密同行的夥伴。

就算沒辦法見面也不要緊,在不同的學校門口跳上幾步,剪切拼接到一起,就算不能同個時空,至少在屏幕上可以完成快樂“battle”。

無論生活還是職場,年輕人總能夠隨時隨地起舞。

無論困境還是風浪,年輕人總有再登舞臺的勇氣。

而在比亞迪,也有這樣一羣剛剛加入集團的年輕愛“迪”生,正在嶄新的人生舞臺上縱情起舞,互相battle。

他們當中,有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研發工程師,有來自香港大學的高級雷達感知算法工程師,有來自南開大學的研發業務工程師......

作爲工程師工作時,他們用嚴謹精密在大腦中舞動數據;也在工作之餘,隨時隨地啓動舞步,“舞出我迪人生”——

有人在工廠裡跳着機械感十足的Popping,有人在公司雲巴玩起鮮明有趣的locking,還有人直接在工位上自由起舞......

或是肆意創新舞步slay全場,或是精準踩點完美收束。

總之,高校“比拼”,專業“對抗”,簡單的舞步裡,有爲了學校而戰的暗暗較勁,也有職場合作中的惺惺相惜。

一舞一動之間,屬於年輕人的青春風暴正在比亞迪聚集。

也讓人相信,未來他們會在比亞迪舞出更多的精彩;而比亞迪,也將在這樣的青春中繼續前行,繼續引領年輕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