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廁脫口罩易中鏢!感染醫師5大招 防間接染疫

就怕公廁成傳染熱區 感染醫師祭5大招防中鏢。(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今(19)日確診人數突破9萬關卡。儘管大衆都已提高警覺,戴好口罩,卻還是難保何時何地就與病毒接觸而染疫。日常生活會摘下口罩的機會,除了用餐、喝水之外,在外上公廁時,許多人也習慣暫時摘下口罩喘口氣。對此,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感染管制室主任陳惇傑指出,廁所內一樣有傳播風險,尤其廁所門把、沖水按鈕等,都是傳播病毒的破口。

●公廁使用5大自保之道 洗手、避免直接接觸是關鍵

在外使用公廁在所難免,千萬不要爲了怕染疫而憋尿或忍住便意,否則恐引發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甚至腎盂腎炎以及便秘等病變。只要做好自保之道,在外上廁所仍舊安全無虞,倒也無須過度恐慌。陳惇傑醫師建議,上公廁時可以做到這些事:

1.全程戴好口罩,不要脫下,如廁過程中,注意不要觸碰口鼻。

尤其若是關上廁所門後,用已觸摸門的手脫下口罩、碰觸口鼻,堪稱最危險的間接染疫時刻。

2.排隊等候時,與前後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等候。

3.避免直接碰觸門把、沖水按鈕等廁所內的高污染表面。可以紙巾包覆再摸,或觸摸前先噴灑酒精、抗菌液,並用紙巾擦拭後再碰觸。

在外使用公廁時,許多場所也會提供馬桶坐墊消毒液,此時也可用來噴灑紙上,用來擦拭門把、沖水按鈕等部位。(圖/大同醫院提供)

4.沖水前先蓋上馬桶,減少氣溶膠逸散。也可自帶衛生紙,減少碰觸公用衛生紙的機會。

5.如廁後徹底清洗雙手,務必把手擦乾。建議最好再使用酒精消毒雙手,不要碰眼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