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晉升世界自然遺產

中新網上海7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6日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獲悉,崇明東灘候鳥棲息地(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崇明東灘)成功晉升爲世界自然遺產。

當地時間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順利通過遺產委員會評審,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悉,世界遺產委員會以重大邊界調整的形式,將上海崇明東灘、山東東營黃河口、河北滄州南大港、遼寧大連蛇島——老鐵山和遼寧丹東鴨綠江口五處提名地擴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 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最東端,位於黃海生態區南緣,是河口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保存最完整的區域,同時也是候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中間節點。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共記錄到鳥類300餘種,其中有22種全球受脅物種,1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59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相關調查顯示,有12種水鳥數量曾達到或超過遷飛區種羣數量的1%。是中國履行國際有關公約和協定的重要窗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使崇明東灘在世界範圍內也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互花米草生態控制與鳥類棲息地優化工程是迄今爲止國內外生態保護、溼地修復領域投入最大、規模最大的工程之一。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對提升中國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修復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濱海溼地的有效保護與管理具有極佳的示範意義。

20世紀90年代末,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開始在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快速擴散蔓延,造成蘆葦等土著植物羣落面積不斷萎縮,嚴重危害灘塗底棲生物的發育生長,進而影響到遷徙鳥類在灘塗溼地的取食和休息。從2013年9月開始,該保護區實施了互花米草生態控制與鳥類棲息地優化工程,主動採取生態學與工程學相結合的途徑,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長擴張並修復鳥類棲息地功能,營造了近25平方公里的優質棲息地,維持和擴大了鳥類種羣數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