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單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約16億,落地浦東唐鎮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正在加速落地,這次是上海。

2月19日,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向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發放首筆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15.58億元,用於浦東新區唐鎮小灣村、暮二村等地塊城中村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徵收補償等。這是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在滬首次落地。

浦東新區唐鎮小灣村、暮二村等地塊城中村改造項目屬於上海市“兩舊一村”改造重大民生工程,位於唐鎮東南部。在改造前,房屋結構老舊、環境髒亂差,衛生條件堪憂,安全隱患突出,村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迫切。截至2024年1月,該項目快速實現100%居民徵收簽約。

據上海市住建委介紹,作爲“城中村”改造示範引領案例,小灣村是上海全市少有的兼具產業和居住屬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在未來產業佈局上,將改造後小灣村釋放的近100萬平方米產業用地全面融入金谷智能終端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吸引和培育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打造智能製造千億產業集羣。

公開資料顯示,小灣村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467.3畝,涉及5個村委和1個居委,居民共848戶。

界面新聞了解到,唐鎮小灣村“城中村”改造項目舊房拆除工程施工招標已於近期啓動,待居民按照合約規定日期搬離後,將正式啓動房屋拆除工作。

作爲浦東新區首個以產業項目帶動的城中村改造項目,該區域未來擬建設形成市級智能終端特色產業社區,並融合唐鎮新市鎮的居住功能,打造成一個“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未來之城。

城中村改造,離不開金融支持。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貫徹落實上海市城中村改造工作要求和部署,加大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宣介力度。爲此,總分行聯動,成立工作專班,探索新形勢下城中村改造新模式,開闢項目服務綠色通道,推動政策落地,讓更多城中村百姓的居住條件得以改善。

據瞭解,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將持續加大城中村改造項目專項借款投放力度,發揮“融資+融智”服務優勢,金融支持成效將進一步顯現。

上海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空前。同樣在2月19日,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委書記朱芝鬆曾至唐鎮等地開展調研,實地瞭解“城中村”改造項目和相關開發地塊項目推進落實情況。

朱芝鬆指出,“城中村”項目的改造要多算大賬、總賬、長遠賬,因地制宜和城市更新工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讓區域面貌能夠實現整體提升,區域土地能夠集約高效利用。

在推進過程中,要對標對錶政策要求,釐清發展權責機制,做到規劃更精細、落實更堅決,一鼓作氣完成好各項目標任務。

在唐鎮小灣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部,朱芝鬆了解了擬成片開發地塊動遷、徵收、規劃及項目落地情況後,強調小灣村項目要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各項工作能快則快、應快儘快。

去年7月,《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其中就提及,要設立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

隨後,全國多個城市開始響應,廣州、青島、武漢、成都等地相繼官宣獲得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

1月30日,廣州住建局官方發文稱,全國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落地廣州。廣州市白雲區羅衝圍片區潭村、民科園片區大瀝村等14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1426億元,首筆發放15億元。

同日,青島住建局稱,青島市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154.33億元,其中有4個項目獲得專項借款3.58億元,資金將專項用於項目前期準備、徵收補償、安置房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等工作。

1月31日,成都住建局稱,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支持項目落地成都。成都市第一批6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獲得國家專項借款支持總資金規模逾1200億元。

城中村改造項目具有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等特點,因此,如何解決城中村改造資金來源成爲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專項借款是推動城中村改造的一個重要金融工具創新,按照投資進度,分期、分批投放資金,有利於推動城中村改造加速,落實城中村改造的公共屬性,確保規劃目標能夠實現。

截至目前,從目前各地已公佈的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的額度來看,包括濟南、青島、合肥、石家莊、瀋陽、杭州、廈門在內的17個城市,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總金額超4000億元。

作爲2024年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全國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無疑將開啓新的發展篇章,更多的利好支持也將相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