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示抽檢成效六都墊底 中市府:疫情分散抽檢人力

臺中市議員黃馨慧表示,中央政府近來有政治目的的開放國外產品進口,使得商品把關更顯重要,但市府抽查件數爲六都最少。(黃馨慧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臺中市議員賴佳微指出,民衆買到劣質品卻無法在商品上找到廠商的地址、名稱及電話,恐影響消費權益。(賴佳微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生活型態改變,民衆網路消費比例大增,但買到的商品品質好不好?臺中市議員賴佳微、黃馨慧質詢指出,部分商家批發國外商品在網路販售,卻常有標示不實、廣告誇大的情況,市府稽查商品標示的件數,去年在六都中竟墊底,質疑這樣的效率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經發局長張峰源表示,以往稽查商品標示的人力都是由基層區公所支應,但這兩年受疫情嚴重影響,人力都抽調去防疫,其他縣市採委外辦理才未受影響。

賴佳微說,根據六都去年商品標示抽查件數統計,最高爲新北市有6855件、其次臺北市爲6767件,之後分別爲臺南、桃園及高雄,臺中市全年僅查覈4554件,在六都中敬陪末座;若商品標示不實,民衆買到劣質品卻無法在商品上找到廠商的地址、名稱及電話,恐影響消費權益。

「行政怠惰!」賴佳微不滿的說,若該項商品是提供幼童使用的,相關警語卻標示不清,對孩子造成危害,誰該負責?市府連基本的商品把關都沒做好,不但影響民衆權益,恐將導致外縣市民衆不敢到臺中消費。

黃馨慧指出,中央政府近來有政治目的的開放國外產品進口,使得商品把關更顯重要,但經發局委託全市29個區公所辦理的商品標示抽查件數,竟是六都最少,恐形成消費破口,呼籲應加強保障民衆消費權益。

張峰源強調,臺中商品標示抽查數較少,是因爲人力不足導致抽查量能下降,目前正積極檢討,會加緊補足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