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要退市 中小股民怎麼辦
“我的股票退市了,我該怎麼辦?”“我的股票由於上市公司股東佔用資金,突然被ST導致股價暴跌,我該如何維權?”
新“國九條”背景下落地的退市新規實施已一個月有餘,截至6月6日收盤,滬深兩市已有33家公司觸及退市標準,20多家風險警示股票股價多日低於1元,面臨交易類退市風險。
根據證監會的數據,持股50萬元市值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佔了大約97%。他們構成了中國證券投資市場的基石。近日,中小投資者保護和維權問題也成爲市場和監管關切的話題。
年報後突遭“ST”連續跌停
5月下旬,股民陳先生持有的一隻個股,在4月30日年報發佈後突遭“ST”,復牌後股價連續跌停。不僅如此,連續跌停後公司最新股價已跌至1元下方,又進一步觸發了退市風險。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一個看似正常的個股就要面臨退市風險了,這讓資深股民陳先生感到不解。
截至6月6日,2024年以來滬深兩市因年報虛增收入被罰的公司約有40家(含一家2022年退市公司)。根據YCY會計行業觀察統計,2021年初到2024年2月6日期間,證券監管部門公開了245份對財務造假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216份涉及A股公司。相比之下,只有兩起涉及上市公司的集體訴訟案,讓股民獲得了賠償。
投服中心代位訴訟投資者獲賠
今年年初,有投資者收到券商短信稱,根據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小投服中心)通知,爲保護投資者權益,中小投服中心提起了澤達易盛(即退市澤達,股票代碼688555)特別代表人訴訟,該案已經以調解方式結案,各被告按照損失覈定後金額全額賠付7195名投資者2.85億元。本案中,由中小投服中心代表的實際參與調解的投資者佔全體適格原告投資者的比例高達99.6%,代表性強,覆蓋面廣。中小投服中心代表7195名適格投資者獲2.8億餘元全額賠償。其中,單個投資者最高獲賠500餘萬元,人均獲賠3.89萬元。該案是全國首例涉科創板上市公司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也是中國證券集體訴訟和解第一案。
中小投服中心作爲證券法規定的投資者保護機構、證監會設立的公益機構在代位訴訟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投資者服務中心共發起9起股東代位訴訟,進一步加大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爲的震懾力度。
律師介入證券公益訴訟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證券訴訟律師也比往年更加活躍。許多律師在股吧留言,遭遇損失的股民可以聯繫維權。
以*ST寧科爲例,在3月20日至3月28日,*ST寧科連續收穫7個漲停,累計漲幅高達95%。與股價瘋狂走勢相對的是,該公司經營面出現多個重大變化,包括多次信披違規、核心產線停產、超8億逾期債務懸頂、交易所多番問詢等。
上海仁盈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晏維律師表示,根據證券法及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受損投資者可維護自身權益。北青報記者查詢上市券商年報後發現,“證券虛假陳述”近年來頻頻出現在券商訴訟案件中,券商作爲關聯方,多數情況下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新“國九條”強調,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加大行政、民事、刑事立體化追責力度,依法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爲。
股民自編“防雷指南”
在各大股吧論壇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防雷指南”:立案調查公司不碰,跨界併購公司警惕,ST或*ST公司謹慎參與或者儘量避開。市場是最好的老師。對於許多中小股民來說,近期隨着一批公司因年報問題或財務造假突然被“ST”或“*ST”,相關個股股價的持續大跌讓股民進一步警醒。
“這次教訓太深刻了,其實很多股票暴雷前是有徵兆的,我要重新梳理選股思路了,儘可能規避問題股、風險股。”股民陳先生在3月29日漲停板以4.84元的價格買了5萬元的*ST寧科,在經歷十幾個跌停之後,陳先生選擇了割肉出局。“這是我近些年遭遇的最大的一個雷,已經找律師訴訟了,希望能挽回一點損失。”
“你要買股票尤其是ST的股票一定要慎重,要看年報審計報告,看公司可能存在的問題,千萬不要去賭。”一位資深券商人士表示。
官方迴應
證監會:高度重視涉及退市的投資者保護工作
日前,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司司長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ST、退市情況答記者問時提到,上市公司退市後,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對於退市前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爲仍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責任。證監會高度重視涉及退市的投資者保護工作,堅持對上述主體的違法違規行爲“一追到底”,對退市過程中的市場操縱、財務造假等行爲依法嚴懲,並多渠道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郭瑞明介紹,今年證監會已依法將17家涉嫌犯罪的退市公司及責任人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責任,後續司法機關將根據查辦進展依法公佈案情。投資者因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爲產生損失的,證監會支持投資者依法通過訴訟等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悉,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也將引導和支持投資者積極行權,近期已通過支持訴訟、代位訴訟等方式,起訴多家存在違法違規的退市公司和風險警示公司,兩家已獲一審法院勝訴判決,5家已獲法院受理。請投資者密切關注相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文/本報記者朱開雲統籌/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