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庫克救蘋果 竟找賈伯斯宿敵合作
▲爲了挽救賣不動的iPhone,庫克(左)展開了與IBM的合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顏瓊玉
蘋果(Apple)挽救iPhone賣不動的最新招數竟然是:和宿敵「交心」。
一名短髮女子,扛着一支大錘子,奮力奔跑,眼前的「老大哥」透過熒幕說:「統一思想是更強大的武器……我們將會獲勝。」時,她擲出錘子,摧毀了熒幕。
這一幕是蘋果的經典廣告〈1984〉。當年,蘋果成功的把對手IBM塑造成「壟斷的霸權」,自己則化身象徵「自由」的勇者,個人電腦(PC)和蘋果兩陣營從此勢不兩立,蘋果因此一炮而紅。
前年7月,蘋果與IBM聯手宣佈,將合作進軍商用市場,蘋果執行長庫克和IBM執行長羅梅蒂還並肩合照,當所有人都懷疑兩者是否是玩真的時,一年半後的數字顯示,蘋果已藉此順利擠入商用市場。
兩者的合作邏輯是,蘋果要藉IBM 10萬名企業顧問,打入商用市場。IBM,則看好蘋果的設計吸引力,想把自己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融入在蘋果每一臺行動裝置。
庫克是這樣定義商用市場現在對蘋果的重要性:商用市場過去一年貢獻250億美元年營收,雖只佔蘋果總營收0.125%,和iPhone一年1,400多億美元營收相比,這個數字讓人「無感」,但庫克仍力挺,「這不是嗜好,而是真正的事業。」
有意思的是,這對雙方文化都是很大的挑戰。
這是理念之爭,賈伯斯生前不僅痛恨IBM,也不屑收買企業客戶的心,他認爲,蘋果只專注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開發產品,但企業員工卻不一樣,因爲是老闆決定他們要用什麼的。
過去一年半,爲了合作,蘋果做出的第一個妥協是:把自己的專長教給宿敵。
爲了確保設計保密,蘋果總部門禁森嚴是出了名的,連上廁所都要出示證件,但這次,蘋果卻派出最精銳設計師,傳授IBM員工最擅長的設計思考課程,讓他們瞭解,蘋果是如何設計與找出解決方案。
IBM的回饋則是,以蘋果之名成立一個命名爲「Mobile & Apple alliance」的全新部門,盧司堃是臺灣分公司唯一一位加入新部門的員工,負責在臺灣向企業客戶推銷蘋果產品。
打開手上的iPad,盧司堃秀出IBM專爲蘋果開發的100多款App應用軟體。他示範的App看似簡單,但背後傳遞的訊息是:IBM是蘋果進軍商用市場的「接地氣」。擁有財星500大企業客戶的IBM,最懂客戶要什麼,能透過好的解決方案讓客戶埋單,而後者,也可以藉此學到蘋果的關鍵知識。
討好企業客戶允許老闆遠端刪員工文件
蘋果對客戶也有另一個妥協如:爲讓企業客戶放心,蘋果允許公司老闆能遠端刪除員工iPad內的資料,但不能讀取內容。近期,蘋果與FBI槓上的「iPhone後門事件」,「它抵死不從,就是宣示我是安全的。」盧司堃如此解讀此一爭議事件。
只談創新不談價格的蘋果,甚至跟企業主大談成本優勢。如過去,員工領到一臺公司電腦,可能要花半天認證與安裝軟體;現在,蘋果事先將序號輸入雲端,讓員工在開機5分鐘內把這些事情搞定。
適者生存,就是商場的邏輯。過去,爲了搶進手機市場,蘋果可以把「電腦」從企業名稱中拿掉。這次要自救,蘋果還將做出什麼犧牲,但又不傷創新形象,值得觀察。
【 更多報導 】
下班逛街聚餐、追韓劇...年輕人在最應該吃苦冒險的年紀,卻過退休生活?
「負債200萬、老婆跑了,我差點尋死...」單親爸靠「三大帳本」,翻身賺千萬
「可以借用洗手間嗎?」的英文不用"borrow",而是這麼說...
大男人的小別扭:男人沒說出口,但卻希望女人主動做的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