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更新”、“以舊換新”與擴大內需

龍年伊始,中國經濟能否穩定復甦,成爲市場關注的重要問題。當前,國際國內不確定性很多,很多企業和投資者感到茫然,這時候迫切需要一些方向和指引。3月5日國務院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爲5%左右,財政赤字率爲3%,國際收支實現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5%的經濟增長目標略高於國內外機構的預期。如何在國際國內不利因素增多的複雜形勢下,確保實現這一經濟增長目標?這是中國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在國際市場和外部需求遇到問題時,求諸國內大市場,全面擴大內需,就是必然的方向了。

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注意到,從去年12月開始,在高層決策部門提出的擴大內需的概念中,“設備更新”與“以舊換新”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23年12月18日,中財辦官員表示,“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爲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這方面潛力很大,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人民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政策上適當支持引導就能夠釋放很大的需求。”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官員在談到2024年如何擴大內需時提出,“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和“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在我們看來,這些節點性的表述,不是在微觀層面談企業的“設備更新”和個人消費的“以舊換新”,而是希望這些做法成爲在宏觀經濟層面管用的“招數”,並將之上升到政策層面。安邦研究人員注意到,“設備更新”與“以舊換新”這些過去不入宏觀政策法眼的“招數”,已經吸引了不少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關注。有部分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客戶希望瞭解,這些政策指引將會如何影響市場?將會怎樣去落實?是否會產生現實的效果?

有一些“心明眼亮”“見機快”的券商機構,已經開始研究“設備更新”、“以舊換新”能夠帶來多大的市場機會,有哪些行業和企業將因此受益,會帶動起哪些有投資概念的股票……估計用不了多久,股市上就可能出現“設備更新”板塊或“以舊換新”板塊。比如,有機構研究有多少家電可能“以舊換新”。估算髮現,國內5類家電(空調、油煙機、彩電、冰箱、洗衣機)合計保有量大約28.8億臺。相關研究還發現,空冰洗彩及油煙機有必要更新量合計爲7.3億臺,佔2022年末保有量的25.3%!按實際以舊換新轉化率24.4%來測算,估算5類家電的實際更新數量約1.8億臺,佔2022年內銷量的79%;更新金額約5787億元,佔2023年社零總額的1.2%。

這類定量估算,相關研究機構自然有其邏輯和依據。不過,對公共政策的研究和影響判斷,並不只是在定量計算後的估值問題。我們認爲,對於政策面上開始認真對待的“設備更新”、“以舊換新”,有必要從其他邏輯進行分析,避免在政策實施時掉進紙上談兵的陷阱。

在安邦的研究人員看來,關於“設備更新”、“以舊換新”,現在中央政策部門在提,國務院部門在提,政府工作報告也在提,似乎是把它當成一種刺激消費、發展經濟的“藥方”,一個竅門。說白了,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國際需求受阻的情況下,在國內市場創造出新需求,消化現在日漸過剩的產能。設備更新體現在生產領域,需要企業擴大資本支出,反映在投資增長上;以舊換新主要體現在居民消費領域,反映在居民商品消費上。此外,設備更新還可能會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如果產業配套都隨之更新,那麼會帶來產業升級的效果。

不過,這些政策設計時的預期能否兌現,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以舊換新的主體是誰?誰來決定以舊換新?各個主體以舊換新的動機是什麼?需要什麼資源和條件?很顯然,更新與換新的主體主要是兩類,一類是企業,根據設備使用狀況,企業經營情況,決定是否設備地更新;另一類是消費者,根據個人就業情況、家庭收入情況、消費品使用狀況等,來決定是否以舊換新。

最終分析結論:多個層面強調“設備更新”、“以舊換新”,顯示中央、國務院等決策和政策實施部門,對於恢復經濟增長的關切已經到了很具體、很微觀的層面。但這些創造新需求、刺激新消費的想法能不能變成現實可行的政策實踐,還是要看經濟基本面,要看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信心以及未來預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