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潮搭檔帶你探尋中國的吃貨聖地

吃貨”如今成爲了最時髦詞彙之一,無論男女老少,都樂於自詡爲一枚吃貨。而作爲一名中國吃貨是幸福的,我泱泱國土之中美味不勝其數,那麼,中國吃貨的聖地(境內),在哪?且聽Dr.You緩緩道來。

要想成爲一個吃貨聖地,首先必須得有來自民間各地對於該地美食的廣泛好評。到到網基於全球700萬用戶的真實點評數據,排出了一份十大“吃貨”城市榜單

除了需要中國民間的廣大好評,如果能征服外國人,達到國際化的高度,似乎才能更加配得上中國吃貨聖地的國字號。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其美食專欄也出過一份“中國八大美食勝地”的榜單。

此榜單是由專欄的自由美食撰稿人Fiona Reilly主持,爲了尋找中國的美食勝地,Fiona Reilly和丈夫、女兒一起於2012年7月從上海出發,途徑21個省份,行程2萬公里,來到了最偏遠和美麗的地 方,評選出了自己認爲的美食勝地。

從兩大榜單來看,成都廣州始終位列前三,從這個角度而言,成都、廣州更接近“中國吃貨聖地”的稱號

成都應當是有被稱爲吃貨聖地的實力的:2010年,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與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已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該組織的創意城市網絡,並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稱號。

成都小吃(一味/東方ic)

成都擁有中國最早的釀酒工廠、最早的茶文化中心和第一個菜系產業基地,成都麻鴨火鍋黃辣丁魚、郫縣豆瓣等幾十種食品聞名世界,爆、煮、熘、熗、乾煸等上百種烹飪方法早已普遍推廣。作爲川菜發源地和發展中心,成都已成爲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 成都美食攻略]

成都火鍋

廣州被評爲吃貨聖地也頗有說服力:民間有廣泛流傳的諺語“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廣州飲食業歷來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一大批經歷百年而不衰的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

廣州早茶

飲茶、喝湯更是廣州一大特色,也成爲當地一種獨特的文化。而廣州對“食材”的包容性之強,也令人側目。廣州人不但敢吃,還肯吃。在中國的各大城市中,廣州人是最肯在吃這一項上花錢的。光看市內隨處可見的餐館酒樓,小吃攤,粥粉面店,就可以知道廣州人對於口腹之慾的熱烈和忠愛。[>>> 廣州美食攻略]

作爲一個吃貨,應當是對各個吃貨聖地的美食來者不拒,但是有些吃貨聖地的美食有些卻讓人有“想說愛你不容易”之感。上文綜合分析得出的幾個吃貨偏愛之地:成都、廣州、上海、北京、杭州、南京,你可能會覺得川菜太辣粵菜可能太清淡,江浙菜可能偏甜……怎麼能不破壞原有美食的美味又能容易接受呢?作爲吃貨聖地的美食當然都有得以廣泛普及的“正確食用方式”。我們從這幾大菜系中選取典型的一兩種菜式,來看看它們“正確的食用方式”吧。

川菜:烤魚 麻辣香鍋

要想吃川菜吃得happy,“解麻解辣”是關鍵。比較常見的解辣方式是:放一碗清水,吃菜前先“涮一涮”。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實際上確實破壞了菜品原有的味道,洗去了一層辣味的川菜可能就不好吃了,得不償失。古時人們發明酸梅湯,原本是作消暑之用,不想當酸梅湯遇上麻辣之味的時候,竟發揮出強大的解麻解辣的功效,酸酸甜甜的口感讓你在麻辣爽了之後再中和一下,開胃祛火、清理腸胃之後再繼續“戰鬥”。

粵菜:燒鵝 燒鴨 白切雞

粵菜讓某些吃貨覺得不適的地方可能是太清淡了,比如白切雞。不過不少粵菜都有蘸料的搭配,也算是其自帶解決方案。如果加上蘸料依然覺得清淡,可以考慮搭配一些飲品來提提味兒。以粵菜的精緻,可以選擇葡萄酒餐酒來進一步提升格調,比如脆皮雞搭配白葡萄酒,酒的有濃郁瓜果香氣,入口的回味持久,不僅讓脆制的口感再次升級,而且白葡萄酒和諧的酸感更會與雞肉融合在一起。當然還有更接地氣的選擇,來一瓶康師傅陳皮酸梅,在口感上提升鮮香之味。

雖然本期Dr.YOU嘗試性分析了中國的吃貨聖地在哪,作爲分享討論,相信吃貨們肯定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在吃貨的心中,每一個有好吃的食物的地方,都是聖地。

當然,別忘了帶上一瓶吃貨潮遊好搭檔——生津解膩、消辣增鮮的康師傅陳皮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