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頂住壓力 堅持打房

旺報社評

大陸即將展開房地產稅試點,將是大陸房地產政策重大的變革。此次變革將扭轉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慣性,勢必承載極大壓力,大陸能否頂住壓力,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並在此基礎上開闢改革新路,將是對北京的大考驗。

堅持房住不炒基調

不可否認,大陸正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但對「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房地產業,着力化解風險,維護其穩健發展,爲變革建立扎實的基礎,是必經之路。大陸房地產調控面臨的壓力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大陸經濟前3季增幅逐步下滑,受疫情、汛情、基數等多重因素影響,第3季GDP同比增長4.9%,低於外界預期;另一方面,9月大陸房價下跌城市數量創6年來新高,傳統樓市「金九銀十」的火熱局面不再,而恆大等房地產行業龍頭又爆發流動性危機,加劇市場悲觀情緒。

市場原本預期,9月間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後,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放鬆,但近期官方的表態與政策取向,已打消了這個幻想,顯示即使在經濟下行挑戰下,大陸政府不僅不打算「放水」,而且還在試行新政策。

10月以來大陸金融監管官員和官方媒體就房地產市場密集表態,強調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問題,但風險總體可控;在微調信貸政策後,房地產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在得到滿足。與此同時,房地產稅立法和試點工作的進行,證明大陸政府堅持推進房地產領域改革的決心並未因壓力而改變。

梳理近年來相關政策不難發現,推行房地產稅改革,與大陸政府近年調控房地產行業的思路一脈相承。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應當肯定,迄今爲止,這些政策宗旨得到了穩定貫徹。

大陸政府近年爲何堅守「房住不炒」?一是房地產行業高度關聯金融業,業內甚至將之稱爲「半個金融市場」。前些年,房地產企業存在高槓杆擴張模式,牽連部分金融機構隨之投入大量資金炒作,形成一定程度的畸形行業生態,不僅影響金融秩序,更阻礙實體及其他經濟產業的發展。二是房價不斷被推升,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對社會整體的消費、生育率、公平價值等均產生負面影響。三是地方政府養成依賴土地財政的慣性,財政風險日益增大。

推進共同富裕關鍵

要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走向高品質發展,破解房地產行業綁定經濟發展的風險是關鍵的一步,大陸在此刻推出房地產稅改革,正是與「房住不炒」等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政策緊密聯繫。

房地產稅從試點起步,代表大陸希望逐步探索精準有效、公平合理的實施方式。從2003年首次提出「對自住房進行徵稅」,到2021年提出「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房地產稅的推行並非一帆風順,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業界和民間,爭議不斷。這與房地產稅涉及面廣、制度擬定難度非常大等原因高度相關,需要經過充分討論、凝聚共識,繼而先試點,再立法推進。

從長期來看,房地產稅的穩步實施,至少將有三大積極效應:第一,有利於打擊炒房,減少空屋率,扭轉市場對於「房價永遠漲」的預期,引導住房合理消費;第二,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從源頭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第三,爲政府增加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進而促進社會公平與共同富裕,是一種相對公平的、調節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機制。

徵收房地產稅難點不少,一方面在房產價值評估、徵收範圍及標準劃定等方面,應形成一套達成多數共識,並易於操作與執行,能真實有效反映房價,實現合理徵稅的機制。另一方面,應形成差異化稅率,在調整貧富差距的同時,不讓普通民衆感受到太大的稅負壓力。這既是政策精準實施的重要基礎,也是未來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