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華茲知華之路需珍惜傳承
旺報社評
替代拜登披掛上陣的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一片訝異聲中選定明尼蘇達州長華茲爲競選搭檔。華茲是地方型政治人物,並無全國知名度,但他演說技巧高明,頗能博得羣衆情感,尤其敢於和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範斯直球對決,加上樸素自然,貼近「日常美國人」生活經驗的高中老師兼橄欖球隊教練履歷,都替華茲博得了不少好感。他來自中西部、主持過農牧生意還熱愛打獵,也能替出身西岸左派少數族裔檢察官的賀錦麗,爭取美國「沉默多數」白人男性的認同。
過去交往中國 真實經驗
華茲另一項爲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他1980年代末期大學畢業後,在哈佛大學「世界教書」(WorldTeach)項目資助下,前往廣東佛山一所高中任教一年。華茲自述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懷有濃厚的興趣,在廣東的日子裡,從教學中感受到大陸年輕一代對美國的嚮往、學校同仁對他的禮遇和善意,從未感覺中國人任何一絲反美情緒。
在廣東教學那一年,他曾赴澳門6次,並搭40小時火車到北京遊覽。在冷戰接近尾聲,絕大多數美國人並無第一手中國經驗的歲月,華茲對中國的「個人體感」彌足珍貴,甚至放在今日,在美國州長、參議員以上的政壇高層中,華茲對中國的真實理解可能也是獨一無二。
華茲結束教學工作回到美國後,並未放下中國情,幾年後還攜同新婚妻子回佛山一中訪舊,夫妻倆並創辦一家叫「教育旅行冒險」(Educational Travel Adventures)的旅行社,專門辦理美國學生到中國研學的短期營隊。爲此,華茲前後到中國大陸30次以上。直到2003年,每年都組織美國高中生前往大陸游學。
可以想像,這一階段的華茲,未必能受到官方禮遇,反而可能在牽線搭橋的過程中,飽嘗與大陸各層級官員和各單位折衝樽俎的酸甜苦辣,使他對大陸體系運作的種種長處和短板、靈活和無奈、原則和權變,更具有第一手的認識。如果華茲能隨賀錦麗進入白宮,這些從真實生活中凝聚出來的經驗與直覺,應能與美國傳統科班訓練出來的對華政策專家、國安團隊互補,甚至可以成爲賀錦麗關鍵決策的重要參考。
與中國打交道 更有自信
從高中老師轉身成爲衆議員後,華茲對中國議題保持關心。他在涉及人權、香港、西藏等議題上的投票紀錄,未必與北京立場相同,但華茲認爲美中關係未必要走到敵對的模式。整體而言,60歲的華茲是冷戰終結前後,秉持「世界主義」一代美國人的縮影。他們對於非西方世界的發展與成就,洋溢着個人的熱情與美國式的責任感,但同時對美國製度與價值觀充滿自信、驕傲感,而且珍視,並不認爲與俄羅斯、中國等不同體制國家交往,美國就會處於衰敗、被佔便宜的下風。
華茲這一類人和大陸打交道的出發點,不會是川普與範斯式的經濟孤立派,只想着通過重商主義和關稅手段報復「佔美國大便宜」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當然,曾經將許多美國青年送往大陸短期研學的華茲,更不會認同蓬佩奧、歐布萊恩等對華戰爭鼓手的觀點,把軍事圍堵壓制中國、科技與經貿脫鉤中國,作爲決定美國全球勢力興衰的關鍵。
當然,就算華茲當選美國副總統,依照權責分工,他未必在對華政策上享有凌駕他人的話語權。不過,更正面自信地和中國打交道,同時堅持美國式的價值觀與原則,或將成爲賀錦麗團隊上任後的底色。
華茲的「知華」歷練,是中美民間人文交流大潮所孕育的成熟果實,想怎麼收穫要先怎麼栽,下個世代中美各領域人才的相知、相與和合作,應從現在起就繼續深耕下去,切莫因兩國內部各自的極端聲音而斷流,徒使華茲這一代人的故事成爲後人的空谷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