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清鮮 香味見長!閩菜繼承傳統 博採各路菜餚之精華

林覺民的故居,也是謝冰心的故居,是具有典型的福州民宅特色。(圖/朱明甫攝)

位於大陸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與浙江、江西及廣東省相連,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衝,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發源於福州,以福州菜爲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閩菜以口味清鮮、和醇、葷香、多湯爲主,擅紅糟、糖醋調味。由於福建人民經常往來於海上,四方商賈雲集,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海外的技藝也相隨傳入。閩菜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博採各路菜餚之精華,對粗糙、滑膩的風格加以調整變易,使之逐漸朝着精細、清淡、典雅的品格演變,發展成爲格調甚高的閩菜體系,逐漸形成帶有開放特色的一種獨特的菜系。

閩菜以烹製山珍海味而著稱,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特色,以及湯路廣泛的特點,在烹壇園地中獨具一席。閩菜的起源與發展離不開本地的自然資源。烹飪原料是烹飪的物質基礎,烹飪品質的保證。在烹飪作用的發揮,烹飪效果的產生和烹飪目的的實現諸環節中,烹飪原料都起着關鍵的作用。福州菜淡爽清鮮,講究湯提鮮,擅長各類山珍海味;閩南菜(廈門、漳州、泉州一帶)講究佐料調味,重鮮香;閩西菜(長汀、寧化一帶)偏重鹹辣,烹製多爲山珍,特顯山區風味。故此閩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長於紅糟調味,二長於制湯,三長於使用糖醋。

佛跳牆又名福壽全,是閩菜系中最具代表的一道特色名菜。(圖/朱明甫攝)

此次拍攝工作得到了同利肉燕、永和魚丸、回頭客連江鍋邊、聚春園、王莊阿咪、安泰樓的大力支持。攝製團隊拍攝了肉燕、魚丸、鍋邊、油條、蝦酥、三角糕等具代表性的閩菜傳統特色小吃,也採訪到佛跳牆、南煎肝、荔枝肉等閩菜傳統菜餚,訪問閩菜大師展示閩菜的烹飪技藝和文化淵源。爲了更加了解閩菜的文化淵源及人文連結,拍攝團隊還到了三坊七巷、鼓山、十八景、涌泉寺、喝水巖、鼓嶺旅遊度假區、上下杭等地拍攝福州的城市面貌和人文風情。

探尋底蘊豐富的閩菜文化,僅用一週的時間拍攝,雖稍顯倉促,但在相關單位的用心協助下,卻不減拍攝團隊用心將富含深厚文化底蘊的閩菜,透過鏡頭推薦給更多的臺灣民衆,希冀透過影片的傳達,將這些傳承已久的福建飲食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現到大衆視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