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柯文哲務實改善兩岸現狀
旺報社評
堅持10年不受政治因素影響的雙城論壇順利舉行,臺灣社會整體評價正面,也未見綠營的抹紅和干擾,爲這個月兩岸民間交流的「熱季」開了一個好彩頭。兩岸企業家峰會、海峽論壇接踵而至,雙方真的應該抓住這些寶貴的溝通機會,向彼此傳遞善意和信心。
雙城論壇送暖陽
此次雙城論壇以視訊方式在不到2小時內舉行,雙方行禮如儀、按表操課,但仍能從中看到一項重要意義,那就是臺北和上海間的確秉持了柯文哲市長提出的「相互諒解」精神。柯市長重申他的兩岸立場是一貫的,但深知「兩岸一家親」早已被污名化、妖魔化,在當前情勢下說出來只會適得其反,故上海方面並未強求其說出這5個字。同樣,論壇前,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態「臺灣是國家」曾掀起一定波瀾,而上海市長龔正在論壇上雖提及「中國人」、「民族復興」,卻沒有提到觸及臺灣敏感神經的「反獨促統」硬話,也留出了一定空間。
滬臺兩市之所以能夠相互諒解,不在政治上讓對方爲難,一方面和雙城論壇本來就是務實層面的城市交流活動,對兩岸政治議題的表態慎之又慎,另一方面是因爲雙方都深知,現在兩岸情勢格外複雜嚴峻,保留溝通管道、延續交流空間,比什麼都重要。這也是爲何此次民進黨政府,也沒有對雙城論壇採取警告或充滿敵意的態度,希望這樣的理性態度可以在企業家峰會、海峽論壇延續下去,也希望陸方高層在接下來的幾個重要場合,把握好對臺講話的分寸,多一些暖陽、少一些北風。
由此及彼,大陸重罰遠東集團後,董事長徐旭東表態支持兩岸和平、反對臺獨、批評逢中必反擴大化,隨後獲對岸正面看待,並未窮追猛打,某種程度上也做到了「相互諒解」。遠東因在臺灣經營特許行業的需要,不得不向民進黨捐款示好,但這在大陸民間出現「吃飯砸鍋」的質疑和憤怒,再加上過去幾年民進黨不斷挑釁大陸、觸發仇臺民粹情緒熾熱,北京無論是出於打擊臺獨的政治需要,還是出於迴應內部強硬民意的維穩需求,都有不得不出手的壓力。
所幸這個「回合」已告一段落,意味大陸對臺獨的警告、反制措施仍有節制,不願傷及無辜臺灣工商界和普通民衆權益。大陸雖然難忍激進臺獨衝撞底線,但對堅持和平統一、融合發展還是有定力、有耐心。
中美臺相互依存
回到柯文哲市長的兩岸論述,很多人都以爲他立場模糊、甚至投機,但事實上2年前他就已經清晰表達兩岸立場,那就是「遵守體制、改善現狀」。這8個字雖短,但分量不小,對今天的兩岸關係有借鑑意義。只要臺灣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在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的憲政架構下界定兩岸關係,就根本不會存在臺獨的問題,大陸也不會把臺獨視爲重大威脅、採取強硬反獨措施。在遵守體制的前提下,兩岸就政治分歧維持相互諒解並不難,從過去大陸默認一中各表到實現馬習會,都是政治諒解下務實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的體現。
過去5年兩岸動盪不安的局面,不僅折射出「維持現狀」的諷刺性,也突顯出「改善現狀」的必要性。中美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警告北京勿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現狀,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告誡拜登「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纔是現狀,再加上蔡總統一直主張的臺灣自由民主現狀,所謂「現狀」早已淪爲雞同鴨講。
臺海現狀究竟是什麼?應該是一個不僅限於政治定性的廣泛概念。例如在經貿領域,大陸前十大外貿創匯企業中,臺資佔據6席且大多以精密製造爲主,而大陸前十大耗費外匯企業中,則以採購石油、化工、糧食等中共的國企居多。見微知着,臺灣離不開大陸經貿,大陸離不開臺資企業,美國離不開兩岸精密製造業供應鏈,兩岸都離不開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結算體系。換言之,中美臺相互依存纔是真正「現狀」所在!唯有讓各方依存關係更加緊密,而不是相反,纔會真正促進和平的良性循環。
臺灣遵守體制,兩岸相互諒解,共同改善現狀,這纔是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