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民心向背決定體制優劣

旺報社評

在一些已經普遍施打疫苗國家人們漸漸恢復羣聚,室外也不必戴口罩體育賽事漸漸回到人們的日常,球迷羣聚觀賞慶祝也屢見不鮮。中共百年黨慶典禮上,現場7萬餘羣衆、媒體、工作人員聚集,通通不需要戴口罩,自由自在一展笑容,展示了中國大陸防疫的效率與成果,對岸臺灣人看在眼中,究竟應該羨慕還是忌妒,或覺得丟臉。

網軍獵巫改變不了防疫無能

當大陸和許多國家一樣,開始走出新冠肺炎陰霾,回到生活正軌,臺灣富人紛紛出國打疫苗自救,窮人只好爭打殘劑,甚至跪求疫苗,兩相對照的落差感何其強烈。我們從捐贈外國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宣傳Taiwan can help,變成等待國際施捨疫苗。彭博社「全球防疫韌性排名」,臺灣在53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由第5名慘跌至44名,僅優於秘魯孟加拉、巴基斯坦等9國,臺灣在前10名最差國家中是唯一的富裕經濟體。

主要原因是疫苗施打落後,民進黨政府刻意袒護國產疫苗,採購國外疫苗的數量明明不夠,卻對民間捐贈百般刁難。疫苗政策出現嚴重失誤,造成民怨,不但不思改進,反而發動側翼圍剿質疑疫苗政策的學者,企圖毀滅其人格。藝人捐贈醫療物資,也懷疑其用心。中央3+11政策出現破口,卻甩鍋地方。疫苗施打順序混亂不明,卻釋出對手陣營施打者名單,讓網軍獵巫以轉移焦點。以致送「花圈」給官員以示對防疫政策不滿的名嘴,竟被告發妨害公務

庶民經濟幾近停頓,餐飲業紛紛不支倒閉,觀光旅遊更是雪上加霜。等不到疫苗的年輕人已經感到無奈,政府的紓困補助更造成雙重打擊,不但複雜刁難的規定與程序讓年輕人看得到吃不到,龐大的國債也是日後年輕人的負擔。當初年輕人投票的激情,現在只剩下絕望。政府無能,社會對立,民進黨口中高喊同島一命、團結抗疫,卻讓臺灣陷入疫情的悲慘世界。

民進黨自誇「有政府,會做事」、「政府給你靠」,現今聽來更覺諷刺。無論民主與否,政府存在的目的,難道不是讓人民脫離自保自危的原始狀態嗎?20世紀末,許多國家跟上民主化浪潮,但是並未建立有效的政府體制,許多國家仍處於「失敗國家」或「脆弱國家」的邊緣。1989年世界銀行在總結當時非洲的情形時,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機」一詞,此後「治理」的概念便廣泛地被用於研究政治發展。過去西方學者研究重點放在政治體制合法性法治程度,往往是以西方民主政體範式的所謂「善政」,現在也開始關心政府能否有效維持社會秩序政府職能正常運作的「善治」。

誰能讓百姓過好日子更重要

這次疫情給各國的政治帶來重大的考驗,疫情初期許多西方國家認爲民主體制優於威權體制,會更有效地控制疫情。結果事實證明,許多醫療資源豐富的西方民主國家表現竟然不如許多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威權體制國家,如越南、中國大陸。英國不僅在疫情的誤判以及醫療資源分配上犯錯,也有學者和媒體指出,英國疫情失控的罪魁禍首可能是國家防疫採購中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紐約時報》去年年底就指出,英國政府採購個人防護設備、呼吸機、測試劑等用品時,政府與少數幾家和執政黨過從甚密的公司簽訂了數千份合約,其中一些合約有秘密的「貴賓通道」。而這種徇私現象也疑似出現在臺灣,政府的疫苗政策與國產疫苗公司股價的飆漲,讓外界質疑聲浪不斷。

美國參議員桑德斯投書外交事務期刊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認爲,威權主義的興起是對民主的威脅,但民主與威權主義之間的主要衝突,並非在國家之間發生,而是在國家內發生。若民主要勝出,就要通過證明民主比起專制更能爲人民帶來好生活。美國要振興美國民主,當務之急在解決人民的需要,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前總統李登輝留給後人一句名言「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撇開政治體制不談,真正決定歷史的還是民心向背。所謂民心其實很簡單,就是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蔡總統午夜夢迴應該問問自己,究竟應該以人民爲念,還是以黨的利益爲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