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多賣幾輛電動車,歐盟減排決心就動搖了?

來源:環球時報

據歐洲媒體報道,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黨團主席曼弗雷德·韋伯日前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從歐盟目前的氣候政策中受益太多”,歐洲對燃油車的禁令是一個嚴重的產業政策錯誤,歐盟氣候政策“綠色協議”不應該成爲一份所謂的“中國協議”。韋伯此前就在歐洲議會裡反對過2035年禁售燃油車,此次再度表態不讓人意外,但是將這與中國“佔了歐洲的便宜”扯在一起,顯露出歐洲方面一些值得警惕的動向。

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轉型方面態度一直比較積極,此前還推出“綠色新政”一攬子提案,樹立了到2050年成爲世界上首個“氣候中和”大陸等目標。但在今年6月份歐洲議會選舉之前,輿論普遍關注到歐洲的氣候雄心正在縮減,歐盟的綠色新政“遭遇地緣政治和經濟現實阻力”。

綠色新政接下來該如何調整,綠色轉型到底該往哪走,對歐洲是一個現實問題,世界都在關注。但韋伯的話代表了一個荒謬和危險的方向。韋伯表面上是在說禁售燃油車的事情,實際上是代表他背後的一股力量爲歐洲在電動汽車領域搞保護主義提供藉口,同時爲歐洲綠色新政遇困尋找替罪羊。這是毫無道理的。

歐洲是氣候變暖最快的大陸,調查顯示77%的歐洲人非常擔心氣候變化,歐盟方面最近的一系列報告也凸顯了其繼續推進綠色轉型的緊迫性。正因如此,歐盟在制定減排目標方面一直是定得比較高的。不管實際執行過程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歐盟都應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怪罪中國。反過來說,歐盟那些言猶在耳的承諾、白紙黑字的法案,如果僅僅因爲中國多賣了幾輛電動汽車就動搖了,豈不顯得有點廉價了嗎?

歐盟集中了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發達國家,本來就有責任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多挑擔子、先走幾步,國際社會對歐盟也有期待。但國際輿論場上一直以來也流傳着一種說法,減排是西方爲遏制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而設計的“陽謀”。本來,要抵消這種輿論的影響,西方應該拿出最大的誠意和行動首先承擔起責任,爲發展中國家提供盡其所能的幫助,這是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辦法。

然而,在現實中國際社會看到的是,美國和歐洲在此前已經做出的承諾上“翻燒餅”或者“小步後退”。中國清潔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爲自身和全球綠色轉型提供了巨大可能性,西方不是爲這一屬於全人類的突破感到高興,而是各種抹黑、想出各色政策壁壘企圖加以限制。讓國際社會不由得不起疑心:西方到底是不是在減排上“放空炮”?這種懷疑實際上由西方一手造成,它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共同事業的影響是負面的,對西方自身信譽的衝擊則更大。

歐盟在執行減排目標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現實困難是很正常的。只要是抱有健康的心態,很容易看到中國在清潔能源技術和產業方面對歐盟來說是幫手而非對手。歐盟有目標和需求,中國有技術和產品,這是雙贏。歐盟人士稱對中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能力的建設速度感到“驚訝”,對中歐來說,這背後的經驗不值得相互借鑑嗎?中國對歐盟的產品供應也遠遠沒有“過剩”,有西方智庫預測,到2030年,歐盟國家的計劃不足以滿足其全體人口的可再生能源需求。擺脫狹隘的地緣政治視角,中歐的合作空間天寬地廣。

去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各國再次達成了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共識,踐行這個共識是地球村公民的共同責任。綠色發展是一場遠未結束的長跑,希望歐盟能與中國攜手共進、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