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國製造業緣何成爲華盛頓甩鍋“重災區”

來源:環球時報

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次揮舞起“301大棒”,這一次,目標直指中國海事、物流與造船業。同一天,拜登政府還呼籲大幅提高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的進口關稅。這些動向是華盛頓將中美拖向貿易戰升級旋渦的又一次危險舉動,不僅是對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誤讀甚至曲解,更背離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

這是美方對華髮起的最新一次301調查,雖然同過去相比調查領域有所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一樣的,就是將正常貿易投資活動曲解爲損害美國家安全和企業利益,將自身產業問題歸咎於中國。近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一次聽證會上聲稱,所謂中國的不公平政策和做法“摧毀”了美國各州在內的許多工作社區和行業,並列舉了鋼鐵、鋁、電動汽車等例子。但根據白宮的說法,自中國進口鋼鐵量僅佔美國鋼鐵總需求的0.6%,遠不及加拿大、墨西哥等國。更別提中國的電動汽車因爲高關稅,基本沒有進入美國市場,何來“摧毀”一說?

需要說,面對美方申請書中大量站不住腳的不實指責,中國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不怕事,將堅決捍衛自身權益。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歷程全球有目共睹,能夠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產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是非曲直自有公論,無論華盛頓如何設計給中國扣上各種新老罪名的帽子,都不會改變美方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事實。美國上屆政府啓動對華301調查並對華加徵關稅,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受到衆多世貿成員的反對。這次也不會例外。

在這個時間節點,華盛頓忽然對中國製造業集中發難,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美國大選因素的影響,拜登政府或希望藉此爭取搖擺州藍領工人的選票。但拋開現象看本質,中國製造業成爲華盛頓甩鍋的“重災區”背後,存在着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美國至今仍然沒能正視中國製造業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如果華盛頓不能對“中國製造”有更清醒的認識,那麼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難免遭遇磕磕絆絆甚至是大風大浪。

中國製造業,尤其是鋼鐵、造船、鐵路設備等重工業領域的崛起,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結果。中國製造業走到今天,鑄成過硬競爭力和強大生命力的歷程並不容易,一路走來,背後是龐大的市場規模、高效的基礎設施、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創新能力。依賴不公平手段“拔苗助長”,是實現不了“中國製造”全面開花的。這一點華盛頓應該體會很深,畢竟以造船業爲代表的美國傳統制造業正是因過度保護在多年前失去競爭優勢的。

美國傳統制造業當前面臨的危機是關鍵時刻的一記警鐘,應當帶給華盛頓深刻反省,而不是被當作大選工具或對華打壓的藉口。如何讓陷入衰落的美國傳統制造業走向新生,如何讓經濟發展“脫虛向實”,這是關乎美國自身國家利益的大事,選擇對外甩鍋無異於飲鴆止渴。與單邊調查相比,華盛頓的更優解理應是順應全球化大勢,遵循比較優勢原則和市場經濟規律,去發展符合自身要素稟賦的產業,而不是試圖用貿易保護來幫助劣勢產業,這樣做最終只會是徒勞無功。

過去,中國正是在不斷擴大開放中實現了經濟的飛躍,未來還將沿着這條道路堅定前行。中美兩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理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我們呼籲美國政府正視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成就,尊重全球化的規律與發展方向,停止肆意揮舞“301大棒”可以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