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環境大整治 老舊小區煥新生

“過去二十多年,小區都用自備井供水,水質特別差。去年小區進行了綜合整治之後,我們不僅用上了自來水,小區的環境也變好了,還建起了小公園,我們非常滿意。”在通州區九棵樹街道雲景裡小區已經居住24年的王萍萍阿姨,體會到了小區系統化綜合整治前後發生的變化。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團,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紮實做好民生保障,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暖心舉措。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雲景裡小區就是生動案例之一。據悉,這座建成於1994年的老舊小區,共有16棟多層住宅樓,常住人口2300餘人。該小區被納入北京市2021年第一批綜合整治項目,並於2022年啓動整治。三十年老房改造“煥新”並不容易。面對老居民們多樣的改造訴求和顧慮,通州區重大項目協調服務中心副主任邱磊告訴北青報記者,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更要實現老百姓的願景。

爲此,該項目在全市舊改中率先採用“評定分離”招標方式。該招標方式將評標與定標作爲兩個環節獨立分離,兼顧專業技術性和民生屬性,在常規評標流程基礎上增加定標環節,由多方主體(招標人代表、街鎮代表、社區代表、物業代表、居民代表)組建定標委員會,在定標過程共同協商,充分考量居民意願,擇優確定參建單位。“我們把定標的權力交給廣大業主,這樣做項目推進的過程更加順利了。”邱磊介紹,老百姓在施工單位進場前,就預先了解了施工單位的綜合實力以及使用的材料。

不僅如此,改造的過程中,面對居民們的不同訴求,項目團隊不斷摸索尋找解決方法。對於上下水改造可能給羣衆帶來生活的不便,施工單位預先準備臨時供水點和衛生間,確保居民的生活不受影響。同時,爲保證施工效率,施工單位“一戶一策”制定改造方案,將上下水改造施工週期由14天縮短至7天。“我們家的上下水3天就完成了改造。”王萍萍阿姨感慨施工效率之高。

在施工的過程中,區重大項目中心還首次實施“施工樓棟長”機制。該小區16棟樓中,每兩棟樓委派一名懂業務、善溝通、會協調、能落實的“施工樓棟長”。施工樓棟長負責施工信息發佈、緊急訴求即時上門處置、每日樓棟巡檢、解決問題回訪銷賬等工作。1996年出生的侯鵬飛就是其中一位。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工程已經完工半年多,但在曬太陽的王大媽見到侯鵬飛時還會親切地叫一句“小侯”,聊幾句家常。侯鵬飛提到,在他擔任小區“施工樓棟長”的一年多裡,每天會接到四五十個電話和微信訴求,“對於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我還會幫他們打飯、購物,慢慢地我們就建立了信任。”

拆除了全部396戶外窗護欄、新增外牆保溫實現全覆蓋、補充綠地約8420平方米、補充停車位351個、提升小區適老、適兒專屬空間約2600平方米……2023年雲景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列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完整社區試點的舊改項目。該項目實現了居民上下水改造率100%和外窗護欄拆除率100%的“雙百”戰績。小區的改造提升讓居民住得更加安心、放心。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