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上海電氣跌3.36%

本站財經7月6日訊 上海電氣早盤低開3.36%,7月5日公司公告表示,上海電氣收到證監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滬證調查字2021-1-028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5月30日,上海電氣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對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通訊公司”,公司持有40%的股權)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爲5.26億元,若通訊公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母公司權益投資全額損失,從而減少公司歸母淨利潤5.26億元;另加上因通訊公司可能無法償還公司向其提供的股東借款77.66億元。

上述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即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損失和股東借款損失)。此外,通訊公司在商業銀行的借款12.52億元,也存在無法按約清償風險

600億大白馬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子公司疑似爆雷,最高損失達83億?

上海電氣5日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公告表示,上海電氣7月5日收到證監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滬證調查字2021-1-028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在調查期間,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截至7月5日收盤,上海電氣 A 股收漲0.24%,報4.17元 / 股,市值654.94億元;H 股平收報2.02港元 / 股,市值317.26億港元。

需要一提的是,5月30日,上海電氣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對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通訊公司”,公司持有40%的股權)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爲5.26億元,若通訊公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母公司權益投資全額損失,從而減少公司歸母淨利潤5.26億元;另加上因通訊公司可能無法償還公司向其提供的股東借款77.66億元。

上述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即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損失和股東借款損失)。此外,通訊公司在商業銀行的借款12.52億元,也存在無法按約清償的風險。

另據財報披露,截至2021年一季度,上海電氣集團總資產3129.1億元。2020年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372.85億元,同比增加7.67%;淨利潤52.66億元,同比下滑9.4%;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58億元,同比增長7.34%。

公司官網顯示,上海電氣是一家大型綜合性高端裝備製造企業,主導產業聚焦能源裝備、工業裝備、集成服務三大領域。產品包括火力發電機組(煤電、氣電)、核電機組、風力發電設備、輸配電設備、環保設備、自動化設備、電梯、軌道交通和工業互聯網等。

子公司疑似爆雷

5月30日晚,上海電氣(601727)發佈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訊公司”,上海電氣持有40%的股權)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通訊公司採取的銷售模式是由客戶預先支付10%的預付款,其餘款項在訂單完成和交付後按約定分期支付。自2021年4月末起,上海電氣陸續發現通訊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

截至公告日,通訊公司應收賬款餘額爲86.72億元(人民幣下同),賬面存貨餘額爲22.3億元,通訊公司在商業銀行的借款餘額爲12.52億元。上海電氣向通訊公司提供的股東借款金額合計爲77.66億元,都存在重大損失風險。

根據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爲5.26億元。如果情況不能改善,通訊公司真的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上海電氣權益投資全額損失,致使上海電氣歸母淨利潤減少5.26億元。

再加上,通訊公司或許無法償還上海電氣向其提供的77.66億元借款,從極端角度來看,這最終將導致上海電氣歸母淨利潤損失83億元。

事態如此嚴重,以致上交所也在第一時間向上海電氣下發監管函,督促其妥善處置風險事項以及合規履行訊息披露義務。

此外,在30日晚間,上海電氣還發布了“關於子公司重大訴訟的公告”。公告稱,通訊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經催討,其客戶都發生不同程度的欠款行爲。爲減少損失,通訊公司已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法院已經依法受理。

起訴對象分別爲: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富申實業公司、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次涉案的應收賬款本金合計爲41.27億元(不含違約金,四捨五入)。

上述的四起訴訟,上海二中院與上海楊浦法院均於2021年5月27日立案受理。

關於後續,上海電氣稱,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將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和手段,盡最大努力減少損失,保障上市公司穩定經營。

四家國企拖欠貨款41億元?

2021年5月31日,上海電氣披露了對四個拖欠貨款單位的訴訟。

通訊公司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集團”)、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以下簡稱“首創集團貿易公司”)、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工投資”)、富申實業公司和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長江電子集團”)向通訊公司合計支付貨款446,294.76萬元及違約金,其中應收賬款本金合計爲412,669.66萬元。

在第一個訴訟中,首創集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100%持股。上海電氣稱,首創貿易是首創集團設立的分公司。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通訊公司與首創貿易簽署了《產品購銷合同》,首創貿易向通訊公司購買通信產品,合同金額合計130,930.01萬元。通訊公司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至起訴日首創貿易於上述合同項下尚欠付貨款119,301.71萬元,通訊公司依法提起訴訟。

記者向首創股份(600008.SH)董秘辦公室詢問是否知曉這筆交易對方回覆稱,交易是集團公司的,他們不知情。此後記者致電首創集團,表明身份,希望能電話轉接至公司高管了解交易詳情,遭到拒絕。

在第二個訴訟中,哈工投資的股東爲哈爾濱國資委持股90%、黑龍江國資委持股10%。上海電氣稱,2019年12月,通訊公司與被告哈工投資簽署了《產品購銷合同》。被告哈工投資向通訊公司購買通信產品,合同金額6,302.5萬元。通訊公司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至起訴日被告哈工投資於上述合同項下尚欠付貨款5,672.25萬元,通訊公司依法提起訴訟。

上海電氣稱,公司通過法院申請了財產訴前保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於2021年4月19日正式受理了案件,並查封了哈工投資持有的91,298,500股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600202.SH,以下簡稱“哈空調”)的股票。

第二個訴訟在哈空調的公告中得到了印證。

2021年4月29日,哈空調發布了公司控股股東哈工投資部分持股被司法凍結的公告,哈空調稱:哈工投資此次所持公司股份部分被司法凍結是由於其與通訊公司之間的合同糾紛產生。目前,哈工投資積極與對方溝通,力爭儘快解決此糾紛,將所持公司被凍結股份早日全部解凍。

記者致電哈工投資,對方問清記者來意之後,讓記者向公司的法務部門對接諮詢,並給了法務部門的電話,然而哈工投資的法務部門一直沒有人士接聽電話。

在第三個訴訟中,富申實業公司的股權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五辦公室100%持有。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官網中,記者未能查詢到第五辦公室的介紹。

富申實業公司官網上,“公司介紹”部分只有一句話:“富申實業公司成立於1992年12月29日。”在官網的“產品中心”介紹部分顯示,其產品分密碼產品、移動安全和無線電管控三大類。其中密碼產品有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移動安全有偶語安全即時通信系統,北斗指控平臺等等。

上海電氣稱,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間,通訊公司與被告富申實業簽署了《產品銷售合同》和《設備購銷合同》。被告富申實業向通訊公司購買通信產品,合同金額合計88,569.80萬元。通訊公司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至起訴日被告富申實業於上述合同項下尚欠付貨款78,795.62萬元。通訊公司依法提起訴訟。

第四個訴訟,是通訊公司應收賬款現有公佈中最大的一筆。南京長江電子集團是國務院控制下的企業,持股比例爲79.24%。

上海電氣稱,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間,通訊公司與被告南京長江電子集團簽署了《採購合同》。被告南京長江向通訊公司購買通信產品,合同金額合計213,751.74萬元。通訊公司按約履行了合同義務,至起訴日被告南京長江電子集團於上述合同項下尚欠付貨款208,900.08萬元。通訊公司依法提起訴訟。

記者致電南京長江電子集團,詢問與上海電氣的貨款糾紛事項,南京長江電子集團稱,公司是保密單位不對外,到時候會有人員與上海電氣專門對接。

上海電氣表示,除了對欠款方提起訴訟,公司正在全力覈查通訊公司應收賬款大額逾期原因及相關情況,公司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集中力量全力以赴處置前述風險事項;公司已積極尋求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加大調查力度,全面深入覈查相關事實;公司紀檢監察部門已經啓動責任調查和問責機制。

儘管如此,截至目前,通訊公司的這四起訴訟,仍然有諸多疑問,通訊公司銷售的通信產品是什麼性質的產品?面向四家單位銷售的是否爲同一產品?爲何不同地區的國企,會不約而同地出現鉅額貨款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