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破滅 京滬明星學區房價跳水

受到少子化影響,過去只漲不跌的明星學校學區房,如今也出現崩跌的情況。圖爲示意圖。 (中新社)

中國《第一財經》報導,「學區房過去一年價格狂降,幾乎一個月一個報價!」近期一線城市市民反映,許多年來,京滬頂級學區房幾乎是樓市中「不跌的神話」,就連二三十平方公尺的「老破小」最高都能賣到逾20萬元╱平方公尺(人民幣,下同)。不過2023年這種類型的學區房創下較高跌幅,甚至有社區成交價較過去高點跌了10萬元╱平方公尺。

報導稱,家長董緯近期很鬱悶。2020年時,爲讓女兒未來進入好學校,他賣掉兩房一廳的房子,置換成一套一室戶「老破小」,因爲對口當地「公辦第一牛校」美譽的小學。當時花費近400萬元,房子面積還不到40平方公尺,因房子太小,他又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兩房一廳,暫時將學區房租出去,「以租養租」。這種操作模式叫做「佔坑」,也就是以低總價購買一套頂級學區房,只爲佔住學位。

好景不常,2021年狂熱的學區房市場,到2022年跌回董緯入手時價格。2023年「幾乎每個月都在下跌,一個月一個價。」當時董緯買的價格,如今可買下同社區兩室一廳。他懊悔地表示:「買早了!」

綜合京滬兩市學區房表現,一線城市頂級學區房過去一年價格走勢可用「跳水」形容,跌幅大於普通類型住宅。

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認爲,過去高價學區房的本質是學區溢價疊加房價上漲預期,如今各地推出教育政策調控學區、大力發展集團化辦學,頂級學區附加價值顯著降低,加上2023年房子價格一路下跌,學區房自然跌得比普通房子厲害。

盧文曦分析,「過去,在對學區房的惡性炒作中,學區房價格早已偏離應有的價值,現在則處於合理迴歸的狀態,價格跌下來很正常。」

盧文曦強調,出生人口減少,極大降低投資客炒作學區房的預期。「這並不意味着學區房未來就一文不值了,頂級學校仍然具備稀缺資源,還有一部分人在追求讓子女去讀好學校,這種需求是一直在的,但是過度炒作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