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母細胞瘤的新曙光! 臺大盼3年開發「小兒顱外固態惡性腫瘤」新藥
▲臺大開發「小兒顱外固態惡性腫瘤」新藥 。(圖/記者崔至雲攝)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目前最常見的「小兒顱外固態惡性腫瘤」,好發於嬰幼兒時期,臺灣目前每年約有30個病例確診,嚴重威脅病童生命。臺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心予與中研院研究團隊經過15年努力,發現了一個新穎且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研究成果已提出多國專利申請,並預期3至5年內能完成新藥研發,爲病患帶來新希望。
李心予研究團隊指出,神經母細胞瘤是目前最常見的小兒顱外固態惡性腫瘤,85%的病例發生於4歲以前,臺灣目前每年約有30個病例確診,由於其好發於腎上腺,致使早期的發現不易,約有一半以上的病童在診斷時便已發生了多處轉移或擴散,但目前治療成效往往不彰,嚴重威脅病童生命。
▲研究團隊包括臺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心予、臺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許文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永豐及博士吳沛翊組成。(圖/記者崔至雲攝)
李心予說明,研究團隊經過15年的努力,已達成兩項獨步全球的重要研究成果,一是發現「芳香烴接受器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有助於病患之治療,二是透過團隊自行研發之篩選平臺,鑑定出芳香烴接受器之內源性配體「四氫皮質酮」(內源性配體亦即人體本身所產生的內源性賀爾蒙),可誘導神經母細胞瘤分化以減緩腫瘤生長的可能性,明顯減緩神經母細胞瘤的生長及擴散; 而且與坊間「毒性」藥物殺死癌細胞方式不同,是對病人身體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
此次的研究團隊包括臺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心予、臺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許文明、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永豐及博士吳沛翊組成。許文明指出,神經母細胞瘤有一項重要的愈後診斷因子叫做MYCN,此一基因的大量重複表現往往代表腫瘤的高度惡化及不佳的愈後表現。病患檢體中的芳香烴接受器的表現量不僅與MYCN基因呈現顯著的負相關,且芳香烴接受器表現量高的患者往往具有較佳的愈後表現,是一個相當好的臨牀診斷因子。
▲臺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心予 。(圖/記者崔至雲攝)
許文明進一步舉例,這些癌細胞其實可以用飛彈一起炸掉,但是平民無辜老百姓也會受害,也就是把身體的好的細胞也破壞掉,因此這次的研究就希望可以分化療法,讓病人不開刀就可以康復。
廖永豐也指出,藉由芳香烴接受器促進神經分化之特性,其實驗團隊亦透過小鼠模式,探討利用配體活化芳香烴接受器訊息傳遞路徑的方式,可誘導神經母細胞瘤分化以減緩腫瘤生長的可能性,研究證實給予內源性配體的治療不但有效地減緩了異體移植的神經母細胞瘤之生長,亦可有效預防神經母細胞瘤易之轉移。因此,此種方式不同於以往之直接毒殺高度複製能力的腫瘤細胞,而是將腫瘤細胞導向正確分化方向,所以相對上較爲安全。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目前最常見的「小兒顱外固態惡性腫瘤」,好發於嬰幼兒時期。(圖/記者崔至雲攝)
研究團隊也強調,此研究成果除了爲解開神經母細胞瘤致癌機轉貢獻了進一步的線索,亦爲病患提供了一個新穎且相對安全的治療方式。四氫皮質酮應用於神經母細胞瘤治療的前臨牀測試正持續進行中,在確認療效及其他藥物動力學測試完畢後,將有望正式進入臨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