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權益保障法》修法與期待落差大 身障團體喊話衛福部提5訴求

來自臺灣各地各障別障礙者及支持者12日赴衛福部前,抗議衛福部 10月提出的「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113-117年)」號稱五年四百八十億的預算,發現不僅預算運用不見民間參與、監督的管道,也沒有預算編列如何達到百萬名身心障礙者切身有關的生活支持,殘障人士的生存與生活迫切需求國家真正的在乎。 (鄭任南攝)

來自臺灣各地各障別障礙者及支持者12日赴衛福部前,抗議衛福部 10月提出的「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113-117年)」不見民間參與、監督的管道,也沒有預算編列如何達到百萬名身心障礙者切身有關的生活支持。衛福部由社會及家庭署組長尤詒君(右)出面接受陳情書,未有任何迴應,只表示會稍後統一發布迴應。(鄭任南攝)

衛生福利部今年10月中提出的「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被批評看不到對身障者切身有關的生活支持,黑紙革命聯盟今前往衛福部大門喊話,提出5項訴求,呼籲讓身障者加入政策討論,盼改革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來自臺灣各地各障別障礙者及支持者12日赴衛福部前,抗議衛福部10月提出的「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113-117年)」不見民間參與、監督的管道,也沒有預算編列如何達到百萬名身心障礙者切身有關的生活支持。患有腦性麻痹的王雅螢女士,特別出席抗議活動艱難的逐字說出她的訴求。(鄭任南攝)

衛福部去年6月提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強調住宿機構管理與交通無障礙,但身障團體指修法版本與民間期待差異太大,審議因此暫停。

相關團體原期待主管單位後續可以提出更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草案,但今年10月14日提出的「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113-117年)」號稱5年480億的預算,但細看官方粉專內容,發現多爲機構從業人員人事費、機構建制費,不僅預算運用不見民間參與、監督的管道,也沒有告訴相關團體,預算編列如何達到百萬名身心障礙者切身有關的生活支持。

黑紙革命聯盟表示,理解在「社福民營化」政策之下,地方承辦單位與工作人員很辛苦,也的確需要增進服務效能,然而國家提供的法定服務,如果只是表面擴大預算,實則幫助有限,讓他們很難相信錢真的花在刀口上,身障者的生存/生活迫切需求國家真的在乎。

黑紙革命聯盟提出5項主張:

一、對於「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113-117年)」5年480億。相關預算運用,應有民間,特別是身心障礙者團體與本人蔘與討論,再決定運用方式。且預算應受國會監督。

二、立即推動「個人福利帳戶」制度,可以評估每位身心障礙者,在社會服務(長照、人力支持)或輔具輪椅、交通點數、生活補助等,根據其障礙狀態給予直接現金(或相應的社福點數),使其合理狀態下自由運用,降低申請法定服務的自付額,建立長久穩定財源,如此才能服務作到位。

三、應檢討「社福民營化」政策,即使地方政府量能不足,也應要求承辦單位提供積極性社區生活支持,並提供足夠資源給委外單位,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委辦不應成爲政府失能的遮羞布。

四、衛福部若要提出政院版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應全面逐條檢視。上次一障權法大修,已過15年。社會環境早已大不相同。修法應在「以人爲本」個人支持基礎上,在修法程序上,應提供積極性的討論與參與,使其接下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更全面、更落實。

五、對於「自立生活中心」等強調障礙者同儕間服務之社區支持,應身心障礙者本人營運之(Disabled People Organisation,簡稱DPO)爲準則辦理,應符合國際對於自立生活中心之定義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