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絕不能吃冰?急診醫打破迷思 揭2大好處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可以透過吃冰棒的動作,來判斷小朋友的狀態。(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灣許多家長認爲,小朋友生病時不可喝冰水或吃冰,不過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冰棒是像急診的小天使,不僅可以改善小朋友生病後脫水的情況,也可透過小朋友吃冰棒的動作,來判斷小朋友的狀態,讓家長們驚呼「長知識了!」
翁梓華在臉書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指出,最近一位看起來病懨懨的5歲小朋友到急診就醫,根據媽媽轉述,小朋友有食慾不振、拉肚子、嘔吐等症狀,檢查後發現有輕度脫水,不過其餘都正常,因此他請媽媽去買一些冰棒,更指定「最好是清冰」。
儘管媽媽聽完一頭霧水,還是到附近的超商去買冰棒,當媽媽帶着冰棒回急診後,小朋友的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的和翁梓華一起吃冰,不到10分鐘就把手中的冰棒吃完了,見狀,他向媽媽說,「你的小朋友看起來很好,可以回家了」,讓對方相當錯愕,更質疑「生病的孩子吃冰行嗎?」
翁梓華解釋,小朋友在急診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髮燒、拉肚子等,且通常伴隨着輕度脫水,而成份含有水、糖分、電解質的冰棒,就如急診小天使一般,可以補足孩子脫水所缺的。此外透過小朋友吃冰棒的舉動,也可評估「小兒三角評估法」的三個面向,外觀、呼吸、皮膚血液循環。
外觀方面,若小朋友願意吃冰棒,表示活力沒問題;呼吸方面,若小朋友吃冰幫後不會喘,表示呼吸也沒問題;皮膚血液循環方面,因小朋友進食時腸胃道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若血液循環不好,小朋友就不會想吃,或是吃了之後會吐,因此小朋友吃完冰棒後沒有身體不適或想吐,就無須太過擔心。
貼文一出,不少家長驚呼,「哇!跟我們一般生病照顧的認知都不一樣」、「長知識了」、「這個觀念很重要呀」。不過翁梓華提醒,冰棒最好選擇清冰,脂肪含量較高的冰淇淋或牛奶冰較不適合,另外這方法並不適合有咳嗽症狀的小朋友,「因爲咳嗽可能是氣喘或是支氣管炎所引起的,而這類的問題可能會被冰品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