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邁向68年 預計明年開館迎新氣象

史博館館長樑永斐正積極規畫整建後以新氣象面向觀衆。(李怡芸攝)

自2018年7月閉館整建至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原訂今年2月便要開館,但卻因疫情影響了整建進度,隨着閉館日不斷拉長,網上也一直流傳着史博館典藏文物藉着整建被掏空的消息,史博館館長樑永斐強調一到任都已進行典藏品的盤點與分類,並預告將於明年12月開館。

史博館成立於1955年,是臺灣第一所公共博物館,正持續整建併爲明年開館準備的樑永斐表示,將以「史博68,璀璨永續」迎向重新開館,未來將更重視策略聯盟,強調文化近用與多元族羣的理解。館舍重整後將拆除原有圍籬,連結都市開放空間與社區地景融合。

樑永斐指出,整建的第一期工程將於今年10月底完成驗收,第二前的室內裝修及景觀工程預計今年10月底開工,強調已閉館4年的史博館「明年非開館不可」,整建後B1將作爲兒童親子空間,入口大廳維持在1樓,2樓爲國家畫廊特展空間,3樓爲常設展空間,4樓將進駐環景餐廳,5樓亦爲特展空間。

關於外傳史博館典藏品被掏空,樑永斐表示上任後即進行盤點,史博館共1萬8000多件藏品,以水墨、書法作品局多,張大千作品就有188件,常玉作品亦有55件,除了盤點也依節氣進行分類,未來史博館的常設展將以常民視角和「藝術美感」、「精神信仰」、「生活工藝」、「貿易交流」四大主題呈現,讓觀衆更容易親近。

至於未來的定位,樑永斐則表示屬於國家政策,館際間的特色定位與合作,有待未來由政策面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