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震盪市底色未變,跨年行情有望出現
縮量回調後,11月最後一個交易周A股將作何表現?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現階段的調整是由於市場情緒不穩定,在外部擾動下放大了波動。隨着再次凝聚共識,結合盈利預期、資金面與風險偏好,以及當前市場位置,看好接下來的跨年行情。
中信證券表示,目前正處於政策空窗期,政策預期出現紊亂,但是國內政策的方向和目標明確,12月料將再次凝聚共識,市場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
“短期結合盈利預期、資金面與風險偏好,在加之市場位置,看好接下去的跨年行情,這個行情已漸行漸近,接下來提供的佈局良機需要牢牢把握住。”中信建投證券稱。
國泰君安證券同樣預計,股市有望出現跨年反彈。從中線來看,仍維持N字型走勢判斷,股市系統性行情的出現仍需要看到進一步擴信用的舉措。
“雖然目前市場處於短期調整期,但仍處於大級別上行行情的演化過程中,後續隨着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並顯現成效,有望迎來重要拐點。”招商證券分析稱。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認爲回調帶來進一步佈局機會。國投證券便指出:“眼前市場跌一跌,倒也再次跌出了空間。”
銀河證券進一步指出,當前階段是一個調倉換股很好的時間窗口,在市場震盪過程中,可逢低買入未來內需復甦過程中可能有較好預期的行業和企業,以及有較強分紅回報能力的公司。
“短期資金繼續在彈性標的中博弈,市場輪動快的特點大概率會持續,建議務必根據個人交易能力決定是否參與短線博弈。若無法適應快速輪動,可適當降低倉位到半倉,但無需悲觀。”銀河證券強調。
中信證券:定價主力正在切換
當前,市場的定價主力正處於從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切換的階段,機構關注的房價和社融信號仍需觀察,投資者的心態比較脆弱,在外部擾動下放大了波動。目前正處於政策空窗期,政策預期出現紊亂,但是國內政策的方向和目標明確,12月料將再次凝聚共識;市場正站在年度級別馬拉松行情的起跑線上,等待房價和社融的發令槍。
首先,內部方面,新一輪化債政策組合如期落地後,市場進入政策空窗期,前期政策起效下四季度國內經濟有望穩步改善,但房價和社融發令槍信號仍需等待,且外部擾動下市場對明年預期比較紊亂。
其次,外部方面,以關稅推動產業鏈迴流是美國未來貿易政策的核心,預計國內政策能夠從容應對,而國內微觀主體也已有所準備。
最後,市場方面,定價主力正處於從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切換的階段,投資者的心態比較脆弱,美國二次通脹預期和人民幣匯率變化放大了市場波動,預計12月政治局和經濟工作會議將重新凝聚共識。
配置上,短期可以繼續用部分低估值順週期品種過渡,待信號明確後積極增配績優成長和內需消費。
中信建投證券:跨年行情漸行漸近
展望後市,比市場一致預期樂觀。在面臨外部巨大壓力與挑戰和內部信心不足環境下,更加會保持明年經濟增速的高要求,且可能表現出對實現通脹目標的強烈訴求。
因此,短期結合盈利預期、資金面與風險偏好,在加之市場位置,看好接下去的跨年行情,這個行情已漸行漸近,接下來提供的佈局良機需要牢牢把握住。
當然,“特朗普2.0”帶來外部不確定性,因此結構上確實要更多關注盈利不依賴美國市場,估值不依賴美資的公司。綜合看,“關稅2.0”不改A股中期牛市趨勢。
配置方面,由於本輪信心重估牛邏輯覆蓋較爲全面,A500將是核心指數,可主動構建A500增強策略, 超配資產重估與化債方向(金融地產、地方開支相關類),新質生產力方向,受益財政的“兩重”“兩新”方向,服務消費,供給側改革深化方向等。
銀河證券:震盪蓄勢
上週市場情緒再度走弱,兩市成交量並未回暖,同時上週五在各種傳聞影響下,市場跌幅較大。盤面上看,前期市場二次上漲期間表現較好的方向是上週五殺跌的“重災區”,因此,調整的核心原因仍是市場情緒不穩定,其他事件擾動只是“導火索”。
基於此,展望後市,市場在獲得新外力(政策)推動情緒回暖之前,大概率維持3250到3400區間震盪走勢。中期維度繼續看好,但情緒不穩導致短期指數和板塊大概率是無序波動的狀態,建議根據投資風格決定倉位配置。
操作層面,當前階段是一個調倉換股很好的時間窗口,在市場震盪過程中,逢低買入未來內需復甦過程中可能有較好預期的行業和企業,以及有較強分紅回報能力的公司,具體拐點出現的時間目前難以確定。
短期,資金繼續在彈性標的中博弈,市場輪動快的特點大概率會持續,建議務必根據個人交易能力決定是否參與短線博弈。若無法適應快速輪動,可適當降低倉位到半倉,但無需悲觀。考慮到市場定價權依然在活躍資金方向,則機構的“心頭肉”在進行短期交易的過程中,還需適當兼顧情緒。
國泰君安證券:有望出現跨年反彈
展望後市,在12月至特朗普政府上臺前,預計股市有望出現跨年反彈,但股指總體而言仍是震盪行情。從中線來看,仍維持N字型走勢判斷,股市系統性行情的出現仍需要看到進一步擴信用的舉措。
首先,決策層對於扭轉經濟形勢與支持資本市場的態度轉變,是股市出現行情和底部擡高的堅實基礎,我們預計有機會的震盪行情還會持續。
其次,當前股市正在快速計入中國潛在政策的空間與特朗普關稅壓力的複雜性,出現了港股和A股的調整,但這對股市而言並非壞事,併爲跨年反彈奠定了基礎。
再次,內需不振與外部壓力亦爲2025年增量經濟政策打開空間,潛在政策包括更高的赤字率、更多的向地方轉移支付、更積極的促消費舉措以及更大的匯率彈性。
配置方面,面向2025年的投資主線,紅利仍有階段性表現,但未必是主角,潛在的機會在產能淘汰的大盤成長和困境反轉的地產鏈。
申萬宏源:可迴歸震盪市思維
目前,市場已從只反映國內政策單邊影響,轉向考慮特朗普交易和國內政策對衝的相對力量。上週總體市場熱度繼續回落,餘溫向小盤成長風格聚焦。賺錢效應的擴散有邊界,交易性資金更要順勢而爲。小盤成長本身可能反覆有機會,但帶動市場的效果本就不能持續。
展望後市,調整後可以迴歸震盪市思維。後續還會有樂觀預期容易發酵的窗口,可以積極做結構。調整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的時間窗口,大概率會成爲A股市場反彈的契機。這波反彈,順週期資產借政策預期修復是基本盤,高彈性的方向可能仍是小盤成長主題。
接下來,雖然期待財政的行業多,但目前能提前反映財政刺激有效的行業並不多。從投入產出關係看各行業財政拉動和貿易摩擦衝擊的相對彈性:生活性消費更多反映總量經濟方向,是國內外政策對衝後的結果。核心消費是當前A股最重要的順週期資產,股市反映財政刺激效果,需等待國內外政策相對力量驗證。
中期結構推薦方向不變,包括新能源(供給壓力緩和進程快)、科創(2025年創投市場拐點,一二級聯動機會增加)、港股互聯網(基本面拐點已確立的核心資產)。
華泰證券:震盪市底色未變
11月中旬以來,A股縮量調整,投資者關注調整的動因、後續行情的空間及關注點。縮量調整後,短期A股仍處於政策難以證僞,業績驗證壓力小,成交量中樞較9.24前上移的階段,震盪市底色未變。
維持輕指數、重結構,啞鈴型做結構的配置思路:一是低估值、低籌碼且直接受益於增量政策的銀行、建築;二是小盤成長中,需求在具備自主可控邏輯的軍工、計算機。
中期視角,繼續關注兩個配置線索:一是內需相對外需改善,主要對應內需消費品;二是產能週期的供需拐點,主要對應先進製造。
招商證券:仍處大級別上行行情演化中
市場在前期出現了明顯上漲後,近期開始出現震盪調整,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前期股票漲幅較大後,賺錢效應逐漸消退,投資者在年底傾向於將盈利落袋爲安;前期市場上漲主要由政策頻發驅動,而目前進入業績真空期,缺乏新的政策催化劑;今年業績不甚理想,年底業績披露期有業績壓力,中小風格尤其承壓;地緣政治格局反覆,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美元指數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導致外資存在流出壓力。
雖然目前市場處於短期調整期,但仍處於大級別上行行情的演化過程中,後續隨着經濟政策的逐步發力並顯現成效,有望迎來重要拐點,下一階段可以在年末或明年年初利用政策預熱期以及業績披露期效應建倉,建議關注與穩增長相關的地產及地產鏈以及空間大疊加政策支持,有技術進步催化的“智安醫”方向。
國投證券:“跨年”行情有望爆發
事實上,在政策平穩且沒有突發外圍風險的情況下,A股歲末年初爆發“跨年”行情(歲末+年初+歲末年初三種情況)可能性較大。(近十年僅2016年和2023年缺席。)
眼下市場跌一跌,倒也再次跌出了空間,當然本質上還是基於震盪市思維。自十一之後,反覆強調當前行情類比2019年初是相對恰當的,歷史覆盤看,震盪區間在於底部上漲15%-30%。
圍繞內需消費+地產的內需刺激定價需要留待國內後續增量政策做進一步確認,高股息底倉配置作用並未消失,大盤領域中市值管理將成爲定價階段性重要抓手。
目前並未修正自10月中旬以來“震盪思維看科技(科創)”的中期預判,堅定以半導體爲核心的科技成長領域主線跡象開始明顯,後續更高的期待是半導體能在國產替代+二季度景氣拐點+AI產業鏈海外映射三個推動力下形成產業基本面主線:半導體成爲下一個“汽車”。
中銀證券:震盪上行邏輯仍在
短期波動不改中期震盪上行趨勢。市場進入階段性數據空窗期,流動性寬鬆、基本面預期相對樂觀而基本面數據修復尚未得到實質性驗證,使得短期績差股行情更爲活躍,正式落地實施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引發市場短期對於破淨策略關注度提升,上週前半周破淨策略顯著跑贏其他寬基指數。
展望後市,市場震盪上行邏輯不改。臨近歲末,市場對於經濟工作會議的關注度有所提升,未來兩週市場或進入對於2025年宏觀政策的預期演繹階段,風險偏好不弱而流動性環境寬鬆,市場震盪上行趨勢有望延續。
光大證券:中長期向上趨勢未改
儘管市場短期有所波動,但中長期向上的趨勢還沒有發生改變。預期改善驅動的市場其行情起伏明顯,歷史來看,市場短期波動不改中長期趨勢。
當前,市場預期主要受政策、增量資金、外部風險等因素的影響,若未來政策加力出臺、增量資金超預期流入以及市場對中美關係走向的擔憂緩解,或將推動市場預期進一步改善,A股市場有望重拾升勢,關注重要的會議時點或事件。
配置方面,中長期建議關注盈利修復及高風險偏好品種。盈利修復主線重點關注內需偏消費方向,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社會服務等;高風險偏好品種主線關注高貝塔行業補漲(醫藥、食飲、基礎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預期行業(TMT、軍工等)及主題投資(政策支持類主題,如併購重組、市值管理;科技類主題,如AI產業鏈、自主可控)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