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批評臺灣就被批鬥──英雄是如何練成的之4(郭冠英)

2009年3月31日遭到新聞局免職的前新聞局駐多倫多辦事處一等秘書郭冠英搭機返臺,抗議者與支持者在桃園國際機場爆發好幾波衝突。(高興宇攝)

●〈誓死支持郭匪冠英〉(武之璋,2009.3.19)

謝長廷的子弟兵、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爆料,「郭冠英就是『範蘭欽』」,掀起政壇軒然大波,朝野藍綠同聲譴責,「『撕裂族羣』、『看不起臺灣人』、『破壞團結』」等一大堆「莫須有」的罪名!

郭冠英是旗織鮮明的統派,反臺獨,用很多不同的筆名寫文章,諷剌國民黨,嘲笑民進黨。在新聞局,郭是特立獨行的異類,沒出息的國民黨也不問情由,把郭召回,移送公懲會議處。

可是《憲法》賦予了人民言論自由,「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而言論自由的右上角,有一括弧內寫(思想自由),意思是言論自由的法理、法源應歸類思想自由,同時《憲法》也有保障人民秘密通訊的自由,請問郭冠英犯了哪條?

郭的本家好友郭衣洞寫《醜陋的中國人》一書,暢銷至今。但是現在有人敢批評臺灣人一句,就被批鬥,臺灣人都聖潔得跟天使一樣嗎?還是臺灣人度量小得跟老鼠一樣?

中國人互相嘲笑,「京油子」──北京人愛耍嘴皮,「衛嘴子」──天津人嘴巴刻薄;山東人士被戲稱「侉子」,甚至造出「仙東」(ㄎㄨㄚ)字來嘲笑山東人;湖北人刁蠻,被稱之爲「九頭鳥」。日本東京人說大阪人都是奸商,不仁不義;大阪人說東京人愛吹牛,每個人跟天皇都攀得上關係。互相嘲諷是淵遠流長的玩笑文化,被嘲笑者沒有人計較。不同族羣、不同省籍,甚至不同職業之間相互嘲弄,只要不傷大雅,都該有互相包容的雅量。因爲互相嘲弄之詞,其修辭結構都有三分道理、七分戲謔的成分。

我們小的時候,眷村子弟叫臺灣同學爲「土臺客」,「臺客」外加一個「土」字,事實上當年臺灣同學的衣着打扮、家庭教育、文化素養,確實比外省同學差一級。但是曾幾何時,「臺客」的定義變了,臺灣人有錢了,滿街都是「高貴的臺灣人」。外省人有幾個買得起 LV包包?有幾個人吃得起「三井宴」?外省人被罵「中國豬」那麼多年了,民進黨領導沒有人提出嚴厲糾正,外省人早麻木了,有誰計較過?

●〈「洛杉基」是誰?〉(洛杉基,2017.9.17)

最近常在臉書及主流電子媒體上發表評論文章,對蔡政府的施政風格痛加鍼砭,文章也常被對岸媒體引用。這就引起許多綠營人士的不滿,把我貼上「統派」標籤。在PTT社羣網站中,也常看有人在問:「洛杉基」是誰呀?而且對我這個與美國「洛杉磯」市同音的筆名很有意見,經常給予冷嘲熱諷。

我就來介紹一下我自己。

2006年我開始在聯合報的《網路城邦》欄目,設立了《捕夢網》部落格, 開始了我長達11年,至今共1330篇文章的筆耕工作。在這網誌裡我是這樣自我介紹的:「出生臺灣北部漁村,是個無黨無派,主張不統不獨、維持現狀的臺灣人。臺灣大學畢業,留美碩士、博士,曾在美國、中國大陸、臺灣工作過,現定居臺灣。從事高科技行業,喜愛文學、藝術與音樂。目前擔任科技顧問及媒體專欄作家。」這就是我個人的粗略概述。

同時,我期許自己的文章風格爲「用一個科技人的人文觀,以邏輯理性的態度,來看國內外時局」,希望能多些說理、少些謾罵;儘可能不用粗話、用幽默詼諧的方式,來呈現自己不同的觀點。

最早,我在網路城邦使用了「Rocky網誌」這個名稱。取名Rocky乃是因爲其中有「ROC」這3個英文字母,無論我身在何處,ROC是我心中永遠的座標中心。本想用「洛基」作爲中文筆名及網誌中文名,但是這兩個字已經被註冊使用,只好在兩字中間加上「杉」字,就成爲我沿用至今的「洛杉基」筆名與部落格(博客)名稱。我在美國求學工作時期,曾住過「洛杉磯市」,對岸也有人用「洛杉基市」來稱呼「洛杉磯市」,不過這只是巧合。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到了高中,開始讀黃春明、柏楊、李敖等作家的小說,尤其是柏楊的《異域》一書,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讓我開始認真思考爲何國民政府會把大好中國江山,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就丟失了。到了海外求學,在美國大學的東亞圖書館,讀了許多「禁書」如「蔣經國傳」等,開始對歷史、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開始在網路及媒體上,發表一些政論文章。

當時父親對我這個讀了理工學位的兒子,竟然喜歡寫歷史及政論文章,感到不可思議。他雖然不反對(他知道反對也沒用),只是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你可以寫,但絕對不能連累你的家人!」 他一生經歷過抗日、228事件、白色恐怖,看多了江南、柏楊、李敖等人的下場,深怕我寫政論文章會遭到不測。所以我答應他,絕對不用本名去發表政論文章!

政黨輪替數次後,臺灣雖然號稱是個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國家」,但是政治極端份子依然會對異己者採取不理性的舉動。輕則在網路上對作者進行辱罵、圍剿、威脅,重則施以人肉搜索,讓當事人生活在恐懼當中。

最令我家人害怕的,便是公務員郭冠英的例子。他用筆名發表了讓獨派憤怒的文章,竟然遭到馬政府去職,並剝奪了退休金。最近又看到那位公佈阿扁在馬路上健步如飛照片的麪包師傅,被獨派逼得無法繼續做生意,到處搬家。又看到那位帶頭罷免黃國昌的發起人,竟然受到反對者的炸彈威脅。

我很慶幸我聽了父親的忠告,沒有使用自己的本名,否則無論在職場上、生活上,恐怕會牽連到無辜的親友與家人。

只有少數親朋好友知道洛杉基就是我,他們欣賞我的直言勇氣,也會主動地保護我,不讓本名曝光。在目前這種風聲鶴唳、綠色恐怖無所不在的年代裡,我還是會繼續使用「洛杉基」這個筆名,直到臺灣擁有完整的言論自由、真正免於恐懼的自由、人民有足夠的民主素養可以容忍不同聲音的那一天爲止!

【本系列完,郭冠英專欄每週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