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開油車的人越來越少,但離不開內燃機的人越來越多!

8月份,乘聯會數據顯示,新能源產品的滲透率接近了54%,正在以越發恐怖的速度侵佔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根據目前9月份的數據推測,乘聯會表示新能源的滲透率將會在53%左右徘徊,這也意味着新能源車將會長期和油車形成對峙狀態。

三年前,李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知道爲什麼還會有人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別的還有什麼好。

這句話一出,可以說挑起了多方矛盾。

隨後其又公開表示,這句話的本意是之前充換電的措施還不夠方便,好的電車也不好買,但現在(2021年背景下)的電車很好買,畢竟電動車的滲透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說這些話的時候,新能源車的滲透率爲22.5%,其中純電車的滲透率爲18.6%,插電混動產品的滲透率則爲3.9%。(2021年12月數據)。

其實在當時的背景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並不高,當時的插電混動產品滲透率甚至不足4%。

三年過去了,新能源的滲透率超過了50%,但有意思的是,插電混動產品的滲透率從3.9%狂飆到了23.3%,純電動車的滲透率只是從之前的18.6%提升到了30.6%。

換句話說,更多人選擇新能源車,還是會選擇帶着內燃機的插電混動車輛。

李斌最討厭的油車,只是換了個形式發展,純電動車的選擇的確非常多,但很遺憾真正能夠得到用戶喜愛的高品質電動車,銷量佔比依然非常少。

一個是,純電動車的增長幅度慢了下來,另一個是,高價電動車非常難賣,鮮明的信號就是價格只要超過特斯拉,銷量就會急轉而下。

人們似乎並不是太喜歡買純電動車,尤其是比較貴的電車。

新能源的轉型的確轟轟烈烈,但更多是建立在內燃機的基礎上,70%的消費者在購車時依然會選擇帶着內燃機的車輛,純電動車的銷量佔比只有30%。

而且從純電動車的銷量榜單來看,銷量前十的純電動車分別爲海鷗(參數丨圖片)、Model Y、元PLUS、宏光MINIEV、繽果、元UP、Model 3、海豚、長安Lumin、秦PLUS EV。

只有兩臺車型的價格在20萬以上,其它產品的價格都在15萬以內,而且10萬以內的車型銷量佔比巨大。

這說明了一件事兒,電動車的用戶羣體,在主觀能動性上不會花費太多的預算購買,對電動車的訴求更多是日常市區代步,並不會要求產品本身擁有適應高強度駕駛的能力,所以以小尺寸、低價格爲主要消費方向。

按照這一發展方向分析,李斌當年的觀點其實也不對。

更多用戶在選擇新能源車時,首選不是純電動車,而是由內燃機+電池包+電機組成的新能源車,這種產品更多是一種油車的演變。

依託於內燃機的可靠、穩定性、工具屬性紮實的基本盤,植入科技、智能、電動化,仍然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油車的屬性。

雖然在很多PHEV、REEV結構中,內燃機的使用佔比會有所減少,但依然會經常使用。

比如說一臺純電續航150km的PHEV插電混動車輛,用戶是可以進行一場1000km的自駕遊的,前150km純電行駛,後850km可以直接發動機介入。

退一步來看更多10萬以上的購車預算羣體,他們的第一選擇,依然是帶着一臺內燃機的“發動機車”,而不是沒有內燃機的純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