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婚禮」破滅!倫交所拒絕港交所1.2兆併購建議...社運後續浮現了

倫敦證券交易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LSEG)。(圖/路透社)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倫敦證券交易所13日拒絕港交所提出的併購建議,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互利合作關係,是優先選擇且直接的方式,可藉此開拓大陸市場業務」,這段被稱爲金融界的「世紀聯姻」就此涼了。《央視新聞分析稱,拒絕主要是基於商業考量,但除此之外,香港3個月以來的社會運動更是影響因素。

▲9月15日的反送中活動,示威者政府總部汽油彈 。(圖/路透)

港交所11日宣佈向倫交所提出收購,總代價達296億英鎊(約新臺幣1.2兆),條件之一是倫交所要放棄收購財經資訊平臺Refinitiv,但倫交所董事會認爲港交所提出的併購案存在基本上瑕疵(fundamental flaws),並於13日予以否決,決定按照原定計劃收購Refinitiv。

值得注意的是,倫交所特別提到,港交所的股權本質上不確定(inherently uncertain),而香港目前的政治狀況更加深相關不確定性,並質疑港交所長久擔當市場策略性門戶角色。倫交所甚至提到,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互惠合作關係,是倫交所會優先選擇又直接的方式,可藉此開拓中國大陸市場業務。

▲港交所交易大堂。(圖/新華社提供)

《央視新聞》15日發表分析文,認爲倫交所給出的拒絕理由主要是基於商業考量,首先,它正對收購Refinitiv這家全球金融市場資料提供商志在必得,港交所此時的介入,意味着打斷這一戰略安排;其次,也因爲港交所的股權結構(編按:13名董事會成員中,大陸政府擁有6個席位),倫交所對這宗交易能否順利達成產生了強烈懷疑;再次,是對港交所開價不甚滿意。

文章指出,倫交所看好上海的那段話,不僅展現外界雙城前景的看法,更展現出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機會底層思維邏輯,「作爲機會的中國,是一個整體,無論香港或上海,不可能脫離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以獨立原子形態談發展潛力。」

▲作爲開拓大陸市場的據點,倫交所認爲上海比香港更適合。(圖/CFP)

文章寫道,倫交所不會擔心上海,因爲上海一定與國家處在一個連通器中,利益100%一致,只要中方一路向上,上海必然水漲船高,「香港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在暴力不斷甚至『港獨』言論甚囂塵上的今天,外部市場會有持續隱憂。」

文章認爲,「金融業看預期」,先前還有一些金融圈人士天真地認爲,街頭暴力只會影響酒店旅遊,因爲資金進出無形,而貿易取決於其他國家的生產,因此暴力行爲傷不到金融、貿易的筋骨,「結合倫交所的拒絕一起看,這是膚淺的判斷。」

新加坡星展集團上月發出報告,首次將香港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2.5%下調至0。(圖/記者黃彥傑攝)

不過文章亦強調,「這絕不是說香港不重要了」,香港依然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香港對於中國,不僅不可替代,還要進一步做大做強。

文章最後批評稱,「香港有些人,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仍然抱持消極抗拒心態,看不到國家發展爲香港帶來的機遇,甚至敵視內地企業來香港發展,這不僅是經濟上的短視,更反映政治上的偏狹。」

►欸~妳過來一下!妳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