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廣中醫 岐黃通五洲
廣州中醫藥大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當好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排頭兵
世紀廣中醫 岐黃通五洲
一把本草改變世界,一縷藥香穿越古今;一枚銀針連通中外,一門醫道呵護萬民。
中醫藥學凝聚着深邃的哲學智慧,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1924年,廣州中醫藥大學(下稱“廣中醫”)的前身——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正式成立,以“上醫醫國,先覺覺民”之心,開啓了現代中醫藥院校教育的先河,1933年創建附屬廣東中醫院,被譽爲“南粵杏林第一家”。
一百年來,廣中醫的辦學之路從未中斷,一代代廣中醫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在中醫藥傳承與發展上鼓與呼,用仁心仁術與錚錚鐵骨保護好祖國醫學的根與魂,扛起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任,在中醫藥的復興之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紀廣中醫,岐黃通五洲。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曾說,二十一世紀是中醫騰飛的世紀,鼓勵年輕中醫人接受最新科技去研究中醫、發展中醫,推動中醫藥學實現“質”的飛躍。
“大廣中醫”理念
首次召開附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大會
7月11日,廣中醫首次召開附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大會。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中醫藥高等院校,廣中醫歷史悠久,家底豐厚,擁有4家直屬醫院、8家校政合作醫院、13家臨牀醫學院,以及75家教學醫院(含非直屬附屬醫院)。
自2023年以來,學校新增廣州中醫藥大學梅州醫院等共建醫院3家,還與粵東西北約100家基層醫院建立了協作醫院關係,有力推動解決粵東西北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推動中醫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駛入“快車道”。
學校與附屬醫院脣齒相依、融合發展。這一次,廣中醫黨委走進附屬醫院深入調研,形成《關於推動附屬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包括了黨建、學科建設、醫療服務能力科技轉化、人才培養等6個方面,一共24個支持清單事項,還初步構建形成了包括考覈評價、管理運營、本科教育教學、研究生與規培、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六大模塊若干工作機制。
在科學研究的賽道上,其他附屬醫院的科研發展與學校“綁”得更緊了。廣中醫提出了科教特派員的崗位設置,將選派既懂科教管理、又懂專業技術的專家到附屬醫院工作,着力提升醫院科教能力,包括了科教副院長和科教專員。在人才培養上,大會明確提出每三年開展一次廣中醫名醫評選活動。每次不超過50名,擇優選拔,寧缺毋濫。
“大學好,附屬醫院才能好;附屬醫院好,大學才能更好。”廣中醫黨委書記陳文鋒說,附屬醫院與學校之間早已超越了簡單的隸屬關係,而是逐漸形成了統一文化認同和精神認同、情感認同的共同精神家園,充分發揮“大學所能、醫院所需”以及附屬醫院各自所能、各自所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鐵桿中醫”
18萬中醫藥人才成行業生力軍
走進廣中醫大學城校區,“厚德博學,精誠濟世”的校訓映入眼簾。從昔日的“上醫醫國,先覺覺民”,到今日之校訓,時間流逝,卻始終未改變廣中醫人的精神底色。
今年9月,廣中醫第一臨牀醫學院新開設了“岱翰國醫班”,探索“5+3一體化”的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全方位開放式協同培養。這是繼2015年開設首屆以國醫大師鄧鐵濤爲名的“鐵濤班”後,進行的又一次新嘗試,培養更多高素質中醫藥人才。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
守中醫經典之正,鑄人才培養之基。1984年,在熊曼琪、陳紀藩、彭勝權等老一輩教授的倡導下,提出“中醫經典迴歸臨牀”,在全國率先開設臨牀基地——仲景學說病區、熱病病區,運用經方治療各種疑難病證,在全國中醫經典學界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978年,廣中醫研究生教育正式起步,是全國首批獲准招收研究生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全國首批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是中醫藥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建設發展的探索者和實踐者。46年來,學校共授予4869人博士學位、21394人碩士學位,畢業研究生分佈世界各地,已然成爲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中醫藥行業創新發展的生力軍。
在新時期,廣中醫動態調整,靈活轉身,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爲中醫藥事業發展培養一批符合時代發展和國家戰略人才。
——新增本科專業6個,積極佈局中醫養生學、中醫骨傷科學等服務生命全週期的中醫藥類專業;完善學校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協同育人機制,深化產教融合和醫教融合,推動教學基地教學同質化建設;新建第十(中山)臨牀醫學院、深圳中西醫結合臨牀醫學院。
——以“新醫科”建設爲契機,加強醫工、醫文、醫理等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化科學技術運用到中醫藥經典理論教育教學中,推動學校本科教育主幹專業探索“中醫藥+X”新模式,強化中醫思維和科學思維“雙思維”培養。
人才是第一資源。學校在育才、引才、用才、留才上持續下功夫,已培養18萬中醫藥人才,爲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綿綿不斷的活水。
廣中醫校長王偉介紹,三年來學校不僅以引進培養學科領軍人物爲重點,而且持續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2021年至今共引進各類人才304人,通過外引內培,學校實現了院士、傑青等人才零的突破,也實現主要人才項目的“大滿貫”。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和保障。
守正創新
擁抱現代科技的時代紅利
11月9日,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下稱“橫琴實驗室”)Ⅰ期啓用儀式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橫琴實驗室主任劉良介紹,橫琴實驗室自2023年12月揭牌以來,中醫藥橫琴大模型、人體免疫防禦體系開發平臺、智算中心、“零磁”中醫證候診斷裝備開發平臺等一批高端原創科技平臺已啓動使用,實驗室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中醫溼證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醫證候全國重點實驗室成立……學校佈局前沿基礎與重大戰略,敢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推動重大科研平臺紛紛落戶。
2024年10月,在全省科技大會上,廣中醫一院楊忠奇團隊所研發的《中藥“人用經驗”技術體系構建與推廣應用》項目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更是本屆中醫藥領域唯一獲得一等獎的研究項目。
一組數據更能說明成效:2021年至今,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216項,立項經費5.7億元。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2020年以來連續五年立項數破百,並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23年勇攀高質量發展新高峰,獲批立項146項,立項數位居全國中醫藥高校第一方陣,立項率及立項經費位居全國中醫藥高校第一。
從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到市場上的廣泛運用,往往需跨越一道被喻爲“死亡之谷”的艱難險阻,在生物醫藥賽道上,科技成果轉化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對“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的轉化難題,學校主動出擊——
向中醫藥領域的企業家及行業分析專家“問計”“問需”,確保科研方向精準對接產業前沿;還“拉手”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各類橫向科技合作,攻克“卡脖子”技術瓶頸。
全面深化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轉變了以往的人才團隊“單兵作戰”模式,依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技術經理人隊伍這一關鍵樞紐,拉近技術與市場雙方的距離,讓雙方能夠互相瞭解信任,直到最後“開花結果”。
地方政府有發展中醫藥產業的需求與動力。不久前,學校與中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山)科技產業園等重大產學研創新平臺,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擴大“朋友圈”
東方智慧爲全球抗瘧提供中國方案
今年5月,廣中醫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1989年,廣中醫青蒿抗瘧援外醫療隊正式成立,30多年來,三代專家前赴後繼,足跡遍佈柬埔寨、越南、巴布亞新幾內亞、科摩羅、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等30多個國家,幫助逾100萬人擺脫了瘧疾困擾,形成了青蒿素複方“全民服藥、羣防羣治、滅瘧求本”的防治方案,成功贏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更是我國中醫藥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醫,有中醫的地方就有廣中醫人。自197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廣中醫至今已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超2萬名中醫藥高級人才。
以新加坡爲例,學校與新加坡中醫學院的中醫藥專業學生聯合培養項目,覆蓋本科、碩士和博士各層次,自開辦之日起便被視爲中新兩國間影響力最大、規模最大的中醫藥高等教育合作項目。
數年前,廣中醫就與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烏普薩拉大學共同建立中瑞中醫藥聯合研究基地,這是首個在歐洲大學建立的中醫藥研究基地,迄今已建成歐洲最大的中藥數據庫,在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以港澳爲橋頭堡,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自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以來,學校牽頭成立粵港澳中醫藥聯盟等6個專業聯盟,還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建設教育部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隱藏着一座“寶藏”博物館——廣東中醫藥博物館。2023年6月,泰國公主詩琳通參觀時,曾多次對感興趣的展品進行提問、拍照,還揮毫寫下“杏林芳菲”四個大字。自成立以來,博物館接待了來自世界98個國家及地區的外國朋友,已成爲中醫藥交流的重要平臺。
陳文鋒稱,中醫振興必定是充滿光榮與夢想的旅途,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堅決扛起助推中醫藥傳承創新、改革發展的時代大任,把中醫藥的寶貴財富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努力在新一輪中醫藥強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中走在前列。
何以百年
——廣州中醫藥大學百年校史簡述
廣州中醫藥大學肇始於1924年創辦的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該校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在教學、醫療、文化、師資、校產等方面與廣州中醫藥大學一脈相承、自然順接,其辦學歷程、辦學精神也一直得以延續,從未中斷。
一、籌建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
1912—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佈“壬子癸丑學制”,頒佈《中華民國教育新法令》,卻未將中醫列入“醫藥學教育規程”,這就是史上著名的“漏列中醫”事件。該事件激起了包括廣東中醫藥界在內的全國中醫藥界的抗議。1913年2月23日,廣東慈善團體九大善堂集會,通電抗議並倡議聯合創辦中醫中藥學堂,同時號召廣州和香港各地商會和藥行給予支持。
1913年3月,廣州和香港藥行隨即行動,在廣州壽世會館集議,決定創辦中醫學校,此次會議商定並正式發出《籌辦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宣言書》。籌建會議一致推選盧乃潼爲籌辦主席。從1913年開始,穗港藥業積極響應倡議捐資辦學,購買了廣州市麻行街四間房屋以及南濠街一段地皮作爲校址。1917年12月,盧乃潼等向廣東省長公署提交立案申請,並附學校簡章。簡章有十項,詳細列舉辦校計劃,內容涉及辦學宗旨、名稱、校址、經費、學期、學科、校員、學額、學費、設備等。立案申請中闡明學校辦學宗旨“研究中醫中藥爲主,採擇西醫西藥爲輔,溝通交換,養成完全醫藥之人才,以注重實習、慎重民命、永保國粹爲宗旨”,學校定名爲“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校址在廣州市麻行街五十二號,學制爲五年。
1918年1月15日,辦學申請獲廣東省長公署第151號指令批覆,同意成立。同年1月27日,又獲北洋政府內務部第58號批文,同意備案。隨即學校建築開工,1919年建成校門首座,1921年建成禮堂。1923年12月18日,廣州、香港藥業同人在香港聯益公司開會,正式推舉盧乃潼爲第一任校長,着手準備開學事宜。1924年盧乃潼等向南方政府申請備案,獲大元帥大本營內政部第198號批文立案。1924年7月,學校教室完工,校舍已經完備,辦學條件具備,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開始招生。入學要求參照當時高等教育中的專門學校標準,學生須18歲以上,中學畢業或有同等學力,經考試後錄取,考試科目爲國文、數學、物理和化學。首批共錄取了60名學生。
9月15日,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舉行正式開學典禮。在開學典禮上,首任校長盧乃潼對學生致開學訓詞中說:“本校設立之宗旨,習中醫以存中藥,由中醫以通西醫,葆全國粹,維持土貨,以養成醫藥學之人材,而舉國皆登仁壽域矣!”鮮明地提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爲“上醫醫國,先覺覺民”,前句出自《國語》,後句出自《孟子》。校訓既有濃厚的國學底蘊,又鮮明地表達了創辦者維護文化、振興中醫的願景。
當時學校佔地有十畝,主體有三座建築。正門刻有“廣東中醫藥學校”七個大字。在盧乃潼主持下,學校逐步完善教學設施。先後購置了各種圖書儀器,在校內籌設中藥標本室、建設藥物園,又開辦了贈醫處。
二、更名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
1927年8月29日,盧乃潼不幸病逝,校董會推選陳任枚繼任校長。學校校務繼續穩步發展,完善了各類規章制度,擴大圖書館和閱書報室,設立生理模型陳列室,購置各種人體標本與模型,化學實驗室也增添教學儀器,藥物園增添多種嶺南生草藥以配合傷科、外科教學。
1929年4月29日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頒佈公告,要求現有的中醫學校不得使用“學校”名稱,一律改爲傳習所。1930年8月14日,學校召開董事會,不得不暫時改名爲“廣東中醫藥學社”。1936年,學校在廣東軍閥陳濟棠的支持下正式恢復使用“學校”名稱,爲“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學校的建設成就得到社會及政府的肯定。1928年,廣東省督學馬衍盤視察學校後,給教育廳的報告稱讚其“校舍寬敞,各科講授,均甚嚴密”。1937年春,國民政府教育部官員來粵視察,在廣東省教育廳陪同下到該學校巡視,也稱讚“系國中不可多得之醫校”。
三、創建附屬廣東中醫院
1926年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在校內開辦了贈醫處,供教學與學生實習之用,對社會開放,不收診金。這就是廣東省中醫院的前身。1928年,學校先後獲廣東省民政廳批文、省教育廳批文,准予醫院立案。廣東中醫院位於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對面(中間隔麻行街),佔地約300平方米,樓高3層。內有大小病房20間,病牀30多張,另設有各科門診、藥房、醫療室、護理室、煎藥室、供應室等,成爲當時較有規模的中醫醫院。醫院建設共花費13萬餘元,均由粵港藥業界捐款解決。
1933年8月14日,附屬廣東中醫院正式開業。廣東中醫院是廣州首創有正式留醫部(也就是住院部)的醫院。廣東中醫院成立之後,在醫學實踐教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廣東中醫院制定了《實習生規則》《實習辦法》。《實習生規則》除規定按時到崗、不得遲到早退等紀律外,還注重精神面貌方面的要求,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必須穿着制服,衣履整潔,實習時須整飭舉止,實習時服從各科主任醫生、臨牀教授的指導或勸告,並須助理診務。1936年,中央國醫館館長焦易堂視察學校和廣東中醫院,對學校和附屬醫院給予了高度評價。
四、遷港辦學和戰後覆校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學校和附屬醫院所有設施,均在戰火中損失。當時不少師生逃難到香港,香港校董決定在香港覆校,租定香港跑馬地禮頓道37號爲校址,於1939年3月復課,校名爲香港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
1938—1941年期間,先後有4批畢業生在香港畢業。1941年12月,日軍攻陷香港,學校停辦。香港淪陷期間,學校校董會依然正常運行,1944年校董會議決定到韶關復課,6月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韶關告急,復課之舉又告停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穗港兩地校董們將覆校提上議事日程,推舉黃世河爲港方負責人,何信泉爲廣州負責人,於1945年底赴廣州辦理具體覆校事宜。因爲當時校舍爲憲兵隊進駐,大德路的醫院已變成西醫院,收回的過程非常艱辛。1946年開學典禮不得不在醫院走廊舉行,1947年學校只能在醫院內上課。1948年9月3日,停頓10年之久的廣東中醫院終於重新開業。這一時期學校和醫院的經費,依然由廣州和香港兩方藥業平均負擔。
五、新中國成立後的延續發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所有資產終於全部物歸原主。1950年春,校董會正式委任羅元愷爲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校長,陳永樑爲廣東中醫院院長,聘趙思兢爲學校教務主任,後改由鄧鐵濤擔任。1951年5月起由校長羅元愷兼理醫院院務。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歸屬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管理。
一直到1953年,學校的基本費用仍靠粵港兩地藥業支持。據記載,香港藥行每年撥付學校1.5萬港元左右。1924—1955年,學校教育教學制度、自編教材在全國享有盛譽。1933年,中央國醫館向全國中醫藥學校徵集教材,其中以廣州中醫藥專門學校選送的最多,達84冊。學校的教學設施和儀器設備在當時的廣東高校中非常先進。
1924年至1955年,廣東中醫藥專門(科)學校畢業生共計21屆571人,曾短期就讀322人,合計893人。其中,有後來的國醫大師鄧鐵濤、國際知名瘧疾專家李國橋,還有全國名老中醫繼承工作指導教師羅元愷、黎炳南、關汝耀、王德鑑、黃耀燊、劉仕昌、李麗芸、靳瑞、陳全新、劉亦選、趙思兢、鍾耀奎等一大批傑出中醫人才。
六、併入廣州中醫學院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多數傳統中醫師沒有學習過現代醫學尤其是預防醫學的相關知識,因此衛生部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開辦中醫進修學校。1952年12月,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正式成立,借用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的教室和辦公室作爲校舍。1953年2月,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董事會一致決定將全部校產和院產獻給國家。1953年8月,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衛生廳接辦,正式合併改製爲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1953年9月起,羅元愷任進修學校副校長,鄧鐵濤任教務主任。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1953年停止招生,但是沒有停止辦學,高年級繼續完成學習直至1955年7月。
1956年,國務院正式批覆衛生部,同意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分別成立四所中醫學院。同年6月18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廣州中醫學院籌備委員會名單:主任委員古大存,副主任委員陳汝棠、婁光琦、黃省三、陳經鎮。古大存時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常委、廣東省委書記兼副省長;副主任委員陳汝棠時任廣東省副省長。從領導配備可以看出廣東省委省政府對籌辦工作的高度重視。1956年7月24日,廣州中醫學院籌備委員會確定辦學地址暫設在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內。經費方面,除政府撥款外,香港中藥聯商會將原用於補助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的經費4萬多港元,全部捐贈給廣州中醫學院。
1956—1958年,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全面參與廣州中醫學院的籌建。1958年4月,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正式併入廣州中醫學院,並在三元里校區建成後隨遷往新校區。至此,從廣東中醫藥專(門)科學校到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完全融入廣州中醫學院之中。
七、從廣州中醫學院到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州中醫學院作爲最早的四所中醫學院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步擴充規模和完善設施,積極發展教學、科研、醫療和社會服務,培養多層次中醫藥人才,開啓了新的中醫高等院校建設之路。20世紀80年代初,學校先後成爲全國首批擁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高校;1983年,學校獲批博士招收計劃,成爲中醫藥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建設發展的探索者和主力軍。
1995年,學校更名爲廣州中醫藥大學。2000年學校由原直屬衛生部轉爲廣東省人民政府管理。2004年,進駐廣州大學城,形成了以中醫藥學科爲主體、多學科融合發展的辦學格局。2015年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晉級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2020年成爲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入選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結語
回顧百年征程,幾經更名與波折但辦學一直延續的廣東中醫藥專門(科)學校及後繼的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爲新生的廣州中醫學院提供了辦學基礎的人、財、物和學術等條件。廣東中醫藥專門(科)學校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醫醫國,先覺覺民”的校訓精神亦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梳理這段歷史,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具有恆久意義。
內容來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廣州中醫藥大學百年史略(1924—2024)》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
再造一個“新廣中醫”
舉行史上最高規格、最寬範圍、最廣覆蓋面的學科高質量發展大會;
半年內成立2家校政合作醫院,成立第十臨牀醫學院和深圳中西醫結合醫院,擴大廣中醫的輻射力與影響力……
陳文鋒介紹,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中醫藥大學,學校肩負着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歷史重任,將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優勢,大力培育與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創新鏈賦能產業鏈,全力打造大灣區中醫藥高水平人才高地,助推全省的高質量發展。
問:作爲一所廣東地區的百年老校,我們應如何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陳文鋒:學校已編制確定《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工作清單》20項重點改革任務,研究形成62項二級學院具體改革措施,解決學校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瓶頸,爲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廣東新篇章作出廣中醫貢獻。
深化作風建設,着力鍛造高素質幹部隊伍。落實新時代好乾部標準,大興八大作風,解放思想再出發,持續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努力營造以實績論英雄的良好氛圍,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和導向,促進形成以績效考覈爲導向的資源配置機制,改變了學校幹部隊伍的精神面貌與幹事創業的激情。
樹立“大廣中醫”理念,打造大學與附屬醫院共同體。今年7月,學校召開附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大會,學校黨委制定印發了“一攬子”政策文件,爲附屬醫院搭平臺、拓路徑、給資源、強培訓、輸人才。
提出“學科學院”概念,集聚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創新資源。學校以大學科爲組織管理單元,推進構建“學科學院”,在今年8月出臺一級、二級學科帶頭人崗位工作評價辦法與績效發放辦法後,持續優化學科運行機制和經費支持辦法,探索學院學科協同管理機制,不斷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爲勇攀科技高峰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聚焦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爲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以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重大任務牽引,探索有組織科研的中醫藥領域科研,近五年已成功轉化45項科研成果,總金額超2.5億元,很好服務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問:“雙百行動”開展以來,學校與哪些地區開展結對共建,推進了哪些項目?取得了什麼樣的進展和代表性成果?
陳文鋒:學校積極參與“雙百行動”,堅持“縣域所需、高校所能”,充分發揮學校中醫藥學科和資源優勢,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學校充分發揮中醫藥專業優勢,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支持。與水頭鎮衛生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幫扶關係,自2023年8月11日開業以來,水頭鎮衛生院日均門診量達到120人次,與幫扶前相比實現翻番,甚至有香港、澳門、深圳等地居民慕名前來就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聚焦基層醫療養老行業,突出基層人才培養培訓。搭建基層醫療人才能力提升平臺,着力爲當地培養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有力推動了醫療幫扶從外部“輸血”到內部“造血”轉變。聚焦養老行業人才匱乏薄弱環節,舉辦“雙百行動”養老機構護理員和“雙百”社工技能培訓班,提升基層養老服務水平,爲基層養老服務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強化高校資源整合,扶持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聯合當地政府和民營企業,撬動企業資本投資2.1億元建設水頭國際康養中心,以“公私合建+合營”的模式推進醫養產業發展,已通過廣東省總工會認定,成爲廣東省職工療養基地。正式運營一年多以來,服務羣衆超12萬人次。
問:如何賦能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羣衆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陳文鋒:廣州中醫藥大學自創建之日起,便與香港和澳門淵源深厚。1913年,省港中醫藥界八行置地籌建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1924年9月正式開學,開啓了中醫藥現代教育先河,截至目前,學校共培養港澳臺僑人數超1萬名,目前在校港澳臺僑學生1070人。
立足灣區,輻射內地。兩年來,學校牽頭民族醫藥開發合作聯盟、粵港澳高校鍼灸聯盟等聯盟,深入參與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積極主動參與中醫藥全產業鏈香港中心推出的“守創中藥貿易平臺”,建言獻策、謀劃作爲,以實際行動共同助推湘贛粵港澳三省兩地中醫藥產業協同發展。
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偉:
打造數智中醫藥,激活發展新動能
擔任校長3年來,王偉對廣東求真、務實和包容的作風印象非常深刻。然而,王偉發現廣東雖然是中醫藥大省,但在中醫藥人才培養、創新研發與產業轉化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醫藥龍頭企業不多,中醫藥科研成果與人才隊伍不冒尖。
中醫藥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組成部分。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中醫藥大學,廣中醫將以人工智能爲支點,大力發展中醫藥數智化,促進中醫藥與工科、理學的交融,培養更多一流中醫藥複合人才,爲中醫藥科技創新釋放更多動能。
問:學校啓動“雙一流”建設以來,有何新的部署?
王偉:“雙一流”大學建設,重點在建設兩字,是辦一所一流大學的起點,而不是重點。一所學校的真正聲譽是學術成果和學生。學術成果是衡量學校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而學生則是學校教育質量和培養成果的直接體現。辦好一所一流中醫藥大學,要秉持“整體觀”,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注重協調發展。中醫學發展需要現代醫學的支撐,沒有現代醫學的發展與支撐,中醫學是走不遠的。
問:您說辦一所學校需要秉持“整體觀”,應如何理解?
王偉:作爲一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首先是學科建設,每一個學科之間發展差距不能太大,學科之間需要相互交叉、協同發展。百年來的歷史已揭示,生物醫藥行業的每一步創新是科學創新、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相互支撐產生的結果。
辦大學要保持長期主義,既着眼於現在,也着眼於未來。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是一件急不來的事情,不能以純市場經濟邏輯去辦學,因此要呼籲加強對教育尤其是中醫藥教育的投入。就像是建設馬路一樣,靠企業建馬路,大家就會計算成本,只有政府加大投入,大家才能享受到發展的紅利。
大學是知識分子云集的場所。管理知識分子,關鍵在於管人心,只有這樣,才能把管理者的主張和目標轉化爲知識分子自主獨立的人生追求,否則學校很難形成發展的合力。一個良好的學術生態圈,是要讓學者和管理人員圍繞目標,各司其職,才能夠跑得足夠遠。
問:爲了培養一流人才,學校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偉:一流人才隊伍的培養需要有教育、科技和醫療三個基礎性平臺的支持,不能“喊口號式”培養人才,關鍵是加大學校對人才培養的力度,讓好苗子在良好的生態圈中茁壯成長。
兩年來,學校加入了臨牀技能實訓平臺和智慧教室建設,擴大了實驗室的面積,讓更多學生接觸到了先進的技術;學校也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擴大中醫藥學生知識體系,爭取在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地帶,發揮年輕人的潛力。
築巢引鳳,大平臺吸引高素質人才。廣中醫先後成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和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中草藥囊泡提取技術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目前已匯聚一大批海內外有志之士,爲中醫藥創新和一流平臺建設獻策立功,我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呼籲更多不同學科背景人才加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產生重大的理論性創新成果和技術性成果,最終推動整個中醫藥界的理論革新和產品轉化。
問:大家都說中醫藥創新,落腳點應該在哪裡?
王偉:高校要在基礎理論創新上下功夫,在守住“根與魂”的同時,建立一套符合時代發展的中醫藥概念和邏輯體系。人工智能是時代風口,更是一場深刻的信息革命。面對新技術,要主動擁抱,善於利用。爲此學校牽頭成立智能中醫藥研究院和大數據研究中心,希望以數智化爲契機,開展有組織的科學研究,逐漸建立自主醫學知識體系。
事實上,中醫藥發展到今天,若按照生物醫藥賽道路徑走下去,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還是要回到人本身,只有及時對真實世界的醫療數據和人體規律進行總結與歸納,才能建立一套信息時代的理論經典,引領中醫藥領域的革命。不久前,學校與北京大學、大灣區大學(籌)合作共建了人工智能中醫人才培養體系,旨在培養一批既懂人工智能大數據又瞭解中西醫學的複合人才,爭取早日建立起真實世界裡的中醫藥數據大模型。
國醫大師周岱翰:
唯有全情投入,方可領悟中醫精髓
在中醫腫瘤學領域,國醫大師周岱翰始終是備受敬仰的領軍人物。83歲的他依然精神矍鑠地活躍於抗癌臨牀、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
作爲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周岱翰率先提出“帶瘤生存”治癌理念,已成爲行業標杆;他推動學校將中醫腫瘤學正式納入國內高等院校專業培養體系,並創辦了填補國內空白的學術期刊《中醫腫瘤學雜誌》。
周岱翰的經歷,不僅是中醫腫瘤學開創者的個人奮鬥史,更是中醫學科發展的縮影。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迎來建校100週年之際,周岱翰寄語年輕一代:要成爲優秀的中醫醫生,既要具備精湛的醫術,更要擁有對中醫的情懷與自信。學好中醫需要情懷、悟性與積澱,唯有全情投入,方能領悟中醫的博大精深。
中醫腫瘤學發展不排除中西醫結合治療
周岱翰的中醫腫瘤學科創立之路始於他對嶺南地區高發癌症的敏銳觀察。
周岱翰出生於廣東汕頭的一個醫學世家。1960年,周岱翰進入廣州中醫學院(現爲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學習,1968年赴廣東泗安醫院工作,成爲該院首位中醫師。
在工作中,周岱翰目睹了癌症對無數家庭的摧殘。發現中草藥在緩解癌症痛苦方面的潛力後,他便決心深入研究中醫治療腫瘤的方法。
在調回廣州中醫學院方劑教研室後,周岱翰全身心投入中醫腫瘤研究。那時,國內僅有少數學校進行此類研究。於是,周岱翰開始籌建腫瘤研究室、申請科研項目、開設腫瘤專科門診,還參與教材編寫,成爲我國中西醫結合抗腫瘤臨牀實踐的探索者。
慢慢地,中醫腫瘤治療逐步融入現代醫學體系。“中醫藥應當全程參與腫瘤的治療,而不是腫瘤晚期患者的最後選擇。”周岱翰強調。
與西醫強調精準治療不同,中醫藥治療注重整體調理,強調“三因制宜”,即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圍繞不同個體、不同階段分析疾病的核心病機進行辨證論治,而非簡單地複製西醫的治療方法。
如今,周岱翰還在持續推動中醫腫瘤學科的發展,讓中醫在全球範圍內打開知名度和認可度。
提倡“帶瘤生存”更新治癌理念
如果說創立中醫腫瘤學科是周岱翰在學術領域的開創之舉,那提出“帶瘤生存”觀點就是一次理論突破。
20世紀90年代,西醫腫瘤治療強調“根除”,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等方式消滅癌細胞,追求腫瘤完全消失或顯著縮小。受明清醫家“帶病延年”“帶疾終天”思想的啓發,周岱翰提出了“帶瘤生存”的觀點。他認爲,在癌症長期治療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帶瘤生存”階段,通過合理治療,調節身體狀態,將癌症控制成爲慢性病。此時,癌症便不再是“死刑”。
“中醫腫瘤治療的核心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週期。”周岱翰說,中醫應在腫瘤早期時就開始介入治療,也應全程參與,並非是晚期患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癌症的預防應注重“治未病”,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關注癌前病變、早期信號,做到早防早治。
“學好中醫,需有情懷、有悟性和積澱。”周岱翰已在中醫腫瘤治療的道路上耕耘了一生,他希望年輕一代的中醫學生,不僅能熟練掌握中醫技法,更能領悟中醫文化精髓。他說,中醫的自信來自療效,而療效則源於臨牀的實踐與長久的學術積澱,只有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才能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中醫師。
國醫大師林毅:
以臨牀需求爲導向引領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從廣西到廣東,國醫大師林毅走出了一條嶺南中醫藥振興之路。年輕時的她嚮往廣闊的藍天,渴望成爲一名飛行員,但陰差陽錯之下她還是邁進中醫的大門。
1984年,林毅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中醫乳腺病專科。1997年她到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二次創業”,從零開始建設中醫乳腺科,僅用5年就實現了國家級重點專科的突破。
作爲全國乳腺病學科的領軍人物,已到耄耋之年的林毅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心繫中醫,呼籲嶺南中醫人應依託現代科技,以臨牀需求爲導向,引領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具有嶺南特色的中醫藥品牌,提升嶺南中醫藥的市場競爭力。
問:能否談談您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緣分?
林毅:我與廣中醫的緣分始於1990年。那時桂林市中醫醫院與廣東省中醫院正式結爲友好醫院,時任廣東省中醫院書記史德林希望攜手共建廣東省中醫院乳腺專科。1993年,省中醫掛牌“全國中醫乳腺病防治中心廣州門診部”。當時醫院的乳腺專科門診纔剛剛起步,只有兩位外科醫生兼職乳腺門診,沒有獨立的病房,也沒有配套的影像學設備。
1997年,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科成立,從白手起家,到建立國家級重點專科,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逐步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專科。到了今天,省中醫乳腺病專科醫院已成爲“金字招牌”。
問:當年您學習中醫時,是什麼樣的情景和氛圍?臨牀教學時,如何處理中醫和現代醫學的關係?
林毅:我是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中醫的大門,在校期間我不僅艱苦學習,打下堅實的中醫基礎,而且跟隨班秀文、林沛湘等名醫學習,不斷提升臨牀技能。
我始終倡導“優勢病種能中不西,疑難病症衷中參西,急危重症中西結合”的臨牀綱領,要求團隊既要通過中西醫融合優勢互補,爲患者實現“1+1>2”的效果,又要瞄準現代醫學的難點與盲區,充分發揮中醫藥學的特色與優勢。
問:作爲中醫藥界的龍頭,您認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從哪些地方入手?您對嶺南中醫藥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林毅:現代中醫人應聚焦重大疾病領域,使用現代科學把“中醫藥優勢病種”原理講清楚、說明白,探索優勢病種的中西醫融合診療方案。
以臨牀需求爲導向引領中醫藥發展。一方面,療效是中醫藥的命脈,要圍繞現代醫學的難點和盲區,形成規範的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深化中醫藥與現代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人工智能等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在已有的中醫藥理論和實踐上優化協同,更好地提升中醫藥的臨牀確切療效。
人才是第一引擎,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是高質量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關鍵。我一直告誡學生,要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良好的溝通能力。對學生,我都是不分門戶,傾囊相授,希望建設一支具備堅定中醫信念、系統中醫思維、深厚中醫理論基礎和紮實中醫臨牀實踐能力的中醫藥人才隊伍。
撰文:黃錦輝 厲思璇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