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2.0上路!一招緊咬預售屋交易 破解完銷話術

實價登錄2.0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圖/記者林裕豐攝)

記者林裕豐/臺北報導

疫情來襲,雖然有建商大聲疾呼暫緩施行實價登錄2.0,不過政府還是決定要在7月1日正式上路,其中新舊制之間主要有3大差異,包括:揭露詳細門牌預售屋即時申報交易紅單交易納管專家分析,實價登錄2.0上路短期對房市的的影響較大,但等到民衆習慣後,對於房價的干擾就會變小。

實價登錄2.0新舊制之間主要有3大差異:

首先,過去門牌號碼是以30號爲單位,進行模糊化處理,新制則將完整揭露詳細門牌,民衆可以看到精確的交易物件

其次,新制要求預售屋需在簽約日起30天內申報交易資訊

第三,紅單交易納管並禁轉售,違規按戶(棟)處15萬至100萬元罰鍰。

其中,預售屋申報交易變革最大,以往預售屋因享有結案後才申報的「登錄時間差」,造成消費者購屋時,無法即時得知物件成交行情,導致交易價格有極大的資訊落差。

甚至有建商會利用「登錄時間差」來操作「快速完銷」調整價格,而新制縮短了申報時間,價格揭露的速度比過去更快,幾乎「零時差」,這也讓買方議價方面也可省下許多功夫預估後續預售屋開價將愈來愈趨近於市價

▲實價登錄新制VS舊制。(圖/業者提供)

過去因爲「登錄時間差」所造成預售屋價格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纔會衍生出「紅單」炒作,實價登錄2.0新制將紅單交易納管並禁轉售,違規按戶(棟)處15萬至100萬元罰鍰,業界人士透露,「以後沒有紅單客了,轉手賺個10萬元,一罰就是15萬元起跳,沒有利潤空間,誰要冒險。」

那麼,消費者可以怎麼運用實價登錄2.0來出價?創意家行銷品牌公關陸宜分析,若購買預售大樓,可以用周遭公寓價格回推房價,需將價位增加5成左右,若是用華廈的價格回推的話,則約增加2成。

陸宜說:「不動產行業透明化是不可擋的趨勢,面臨房價被迫透明化、沒有操弄預售價格空間、全面封殺紅單轉手炒房的諸多政策下,勢必不少體質不佳的建商會被洗出市場。」